关于西方爱情诗的赏析

我需要西方爱情诗,彼特拉克的《爱的忠诚》,拜伦的《雅典的少女》,普希金的《致凯恩》的赏析,谢谢!

  《雅典的少女》拜伦
  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写于诗人第一次旅居雅典期间,也是拜伦的名篇《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一个篇章。诗人以一句“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贯穿全诗,直接而热烈地倾吐出对雅典少女浓郁的爱恋。这是爱的心声,也是爱的誓言,使人读来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诗作的二、三节以动人的笔触描绘了雅典少女的美丽风姿,天真活泼的雅典少女随着诗行的展开而跃然纸上,“无拘无束的鬈发”“墨玉镶边的眼睛”“野鹿似的眼睛”,比喻新颖独到,令人难忘。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雅典少女的爱也融合着对整个希腊的爱。诗人酷爱这个文明古国,时刻关注着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人民的命运。13年后,他毅然回到希腊,积极投身于希腊的民族独立运动,并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

  《致凯恩》普希金

  《致凯恩》写于1825年。1819年,普希金20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19岁,却已成了一位52岁的将军的妻子。普希金在彼得堡和她相识。1824年8月,普希金在宪警的押送下被发配到原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陪伴他的只有年老的奶娘。1825年夏天,凯恩凑巧在诗人家乡与诗人见面,凯恩是来与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毗邻的三山村中一位亲戚家做客的。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署的日期是“一八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1章,在没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盒子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的作品。

  《致凯恩》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普希金的爱是幸运的,凯恩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而她自己却因普希金的诗而获得了永恒。在手稿上,普希金在这首诗边还画了一幅凯恩的速写头像,凯恩的形象、温柔的声音和天仙似的倩影,都永久地定格在普希金的诗歌中。《致凯恩》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之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爱,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在一个瞬间突然产生的。爱,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类机的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被突然地打开。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当年在彼得堡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幻影”、“精灵”,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堕梦境。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第三节写爱的淡忘,第四节写没有爱的生活;第五节写又一个瞬间的到来,“心灵已开始苏醒”,第六节写爱的拥有。

  诗的前四节写过去的一瞬,后两节写如今的一瞬,这结构上的不匀称,能给读者一个不祥的预感:第二次相见的瞬间之后,又将是再一次淡忘和愁苦。根据凯恩的回忆和这首诗的送别的使命,可知这首诗中充盈的并不全是爱的“狂喜”。 许多年过去了,“在流放的阴暗生活中”,诗人失掉了“灵感”,失掉了“眼泪”乃至“生命”,以为那火炬已然熄灭。这时,“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现了你”,凯恩在诗人灵魂深处的火炬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诗人借爱情写苦难,又借苦难写爱情,让优美的诗意透着忧伤,又让忧伤散发着优美的诗意。

  这首诗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了复沓的手法。第一节的后三句和第五节的后三句,第二节的后两句和第三节的后两句,第四节的后两句和第六节的后两句,都是近乎逐字逐句的“重叠堆积”。也就是说,全诗每一节的后两句都是由反复构成的。诗句的重复仿佛是两个美妙瞬间的叠加,或暗示更多的记忆场景在诗人心目中的重叠;连续的复沓,造成一种一咏三叹的语音效果,既体现了对瞬间的深情回忆,也表达了对新的别离的难舍;这些前后的重复,同时也是一种对比,对两个瞬间的描写是同样的,而关于声音和倩影、关于灵感眼泪生命爱情的诗句则是相对立的,这表明:有爱与无爱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有过爱的瞬间和没有过爱的瞬间的生命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诗人没有描绘凯恩外形的美丽,而是突出了她的美给诗人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动力。诗人把一个女子的形象高度理想化了:“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她成了超尘绝世之美的化身,成了生命和灵感的源泉,使诗人悒郁、枯涩的心灵重新得到滋润与苏醒。这首诗后来由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谱成歌曲,成为俄国最有名的一首歌。凯恩对他来说,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她在诗人爱的世界里,像水晶般透明,像白雪般洁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3
你把全诗发来看看 我喜欢中古的古诗 对外国的没怎么看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