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词美在气骨,故瘦劲;

具体解释````看不懂

唐诗的美感,重点在于它的神情和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辞藻的精雕细琢,所以通常内容丰满华丽,有一种雍容之气。宋词的美感,则在于它表达出来作者的气节和所蕴含的风骨,所以感觉潇洒豪迈,俊秀刚劲。
固有“丰腴”与“痩劲”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6
其实不一定要懂,他说的一定对吗?

风和骨两字出现在晋魏人物身上,是品评品格的,风骨一词最早大量运用于魏、晋、南朝时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来也沿用到了书画理论中。

至于文学评论中的风骨论,当以《文心雕龙》中讲述的较为详尽。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

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风骨这一概念很强调完整性,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但是不能分成两个概念来看。

我现在说明你引用的这句话为什么不一定就对.
前人说的”诗庄词媚”,要用风和骨来品评的话,唐诗宋词唐诗占骨,宋词占风.

如果有疑问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第2个回答  2008-02-05
有一些道理,但也不尽然。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很有情致嘛!
第3个回答  2008-02-05
唐诗有字数,有规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