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和宋词之间的区别

如题所述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7
在格式上说
  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是五言,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年代:三国   作者:曹丕   体裁: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 清·同治辛末春刊《唐诗注疏三百首》
  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张继枫桥夜泊书法帖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诗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格律很严,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而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词有5种分类方法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5、按词牌来源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格式较为自由,主要讲求音律的美,没有严格的格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02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唐诗和宋词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最美丽的两朵花朵。唐诗和宋词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今天来谈谈不同点。

首先,产生的时代不同。唐诗是在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到了唐朝达到了巅峰状态,产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伟大诗人,产生了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中唐的大历十才子等著名的诗人群体。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而宋词是在晚唐、五代和曲子词和花间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两宋时代达到最高峰。产生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个派别,诞生了苏东坡柳永李清照周邦彦欧阳修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其次,形式不同。诗词都有固定的形式。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格式。对平仄、对仗等形式要求较高。词的格律限制就更加严格了。宋词的形式主要是词牌的不同。每一首词都要按照词牌的固定格律进行填写,有严格的平仄限制。一般来说,唐诗的形式比较固定,而宋词就大为不同,有不同的字数的变化,这样就更加有音乐性和节奏的变化。

第三,唐诗和宋词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古人说,诗言志,词缘情。这就是说,唐诗一般表达的是比较正统的思想,比如报国之志、人生理想等。而词因为原来就是一种民间的音乐的形式,所以,词一般表达的是比较私人的、隐秘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宋朝初期,词是没有办法登上大雅之堂的,文人们一般都不好意思写词,认为那是小道。真正把词从民间推进到庙堂的,是一代词帝李煜,他把下里巴人的词变成了高雅的文人词,另外一位是苏东坡,他极大的扩大了词的表现形式,从此之后,宋词开始成为文人们表达感情主要的工具了!

第3个回答  2016-12-06
同:都属于古代诗歌范畴,唐诗中的律诗和词都有严格的格律。

异:一是朝代不同,分别是唐和宋;一是题材不同,分别是诗和词。对于第二点,大致说一下:诗分律诗和古风两类。律诗大约开始出现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等,分别是八句每句七字、八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每句五字等。古风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也不规定。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就属于古风类,名作有我们熟悉的〈卖碳翁〉等。词又叫长短句,句子长短不齐,但并不是自由诗,在每一个词牌下,对于字数、句数、压韵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故作词又叫“填词”,即根据词牌的规定填出词。
第4个回答  2016-11-24

唐诗和宋词都是古诗词,区别也很大:

    出现时间不同,唐诗是唐朝的诗词,宋词是宋朝的诗词。

    形式不同,唐诗格律较为严格,词的格式较为自由,主要讲求音律的美。

    深度不同:唐诗多表达家国、景、物,宋词多表达个人情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