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位置”为话题的800字作文

如题所述

生命赋予万物以“位置”。当婴儿哭着降临人世时,他的哭声便宣告天地间从此有他的一个位置;当花儿开放、小草萌芽时,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自己拥有了位置;当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时……万物都有其位置。

位置不可须臾或缺。当老人无声无息地走向天堂时,当残花凋零、枯草飘摇时,当夕阳收尽苍凉残照悄悄走下山去时……它们的位置仍在。

我读过两句话:“悄悄地让出多余的位置,为心灵轻松而宁愿远离。”我当时不解其意,“远离”,为什么要远离呢?又为什么要让出“多余的位置”?难道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不妥吗?

一天我去散步。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路边的草木毫无生气,只是一片衰败与凄凉。憔悴的枯叶在风中颤抖着,摇晃着,似乎要用残力去对抗寒风,对抗季节,却不知,冬天已在眼前。我不禁闭上眼睛,因为我不忍看这番毫无意义的对抗。

往前走,似有蝴蝶起舞——原来是银杏树叶。它们在风中轻扬着,悠悠地坠落,那么坦然,那么平静,没有丝毫矫饰与做作。它们把“秋”的内涵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它们把生命的真实演绎得如此精彩生动。

是它们没有留恋吗?不,它们也深知枝头的辉煌;是它们没有依眷吗?不,它们也沉醉母亲的庇护。但它们选择了离开,选择了飘落——坦坦荡荡的飘落。因为,它们更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更为高尚的举动。于是,它们把位置让给了来年的点点新绿。

我恍然大悟。“宁愿远离”,不是逃避现实,放弃自我,而是顺其自然、追求怡然处得的逍遥。朱敦儒有言曰:“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大概就是说要“让出多余的位置”罢。史铁生说“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这难道不是更为从容,更为安然,更为平静的“让出”与“远离”吗?

银杏树叶飘落的季节,真的好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7
你见过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吗?群芳鲜妍中,只有她,没有春日暖薰的空气,没有群蜂热闹的顾盼,在素雪晶莹中,在风刀霜剑里,傲然而孤独地开放着。无法为春天增色,似乎是作为花儿不该有的寂寞。错过了漫天的芳华,难道这冷寂的位置,表明她难以拥有花的价值了吗?

梅花只是无声地兀自站立在那里,用千百年来诗人异彩纷呈的吟诵,作出了回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种在凌厉寒风中兀然怒放的火红与馨香,给了多少凄凉的心灵以慰藉,给了多少彷徨的灵魂以振奋的动力与勇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没有阳光温暖的照耀和细雨绵密的润泽,又有什么关系?这千里一色的银装素裹,是最能赋予我美丽的背景,这朔风清寒,给了我举世无双的价值。

大千世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是件幸福的事,但并不容易。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者比比皆是,有时别人眼中显要的位置,倒教人走向心灵的迷失。曾在报上读到一则故事: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优美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但在时间里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她而去,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处在漂泊不定中,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话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了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了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我不禁想到,他们身上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被保送读研究生的徐本禹埋头乡村小学,或许有人会质疑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了回答。而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后,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又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第2个回答  2012-05-08
重用自己

陈媛

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分子的第一架飞机撞击美国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时,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正在曼哈顿东北侧的一所公寓里。当第二架飞机撞击时,他赶紧拿起了相机,跑到烟尘弥漫的人群中,摄下了那一幕,用镜头将那一刻定格成为永恒。他,就是英国著名摄影师——哈里•本森。
儿时的哈里•本森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智慧。他是个非常令老师头疼的捣蛋鬼,有好几次校长都劝他母亲将他带回家。纵然如此,哈里•本森对摄影却是情有独钟,最终他选择了用镜头见证历史。他为了能捕捉到精彩的瞬间,经常与声名狼藉的人在一起,经常与流氓称兄道弟。他将生命的热情全都投入了事业之中。
哈里•本森对待事业有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志。他记录下了轮椅上了越南老兵与双腿截肢的美国士兵在河内的亲密握手;他重现了尼克松总统被迫辞职,与家人相对泪流满面时的辛酸无奈;他将里根总统与夫人亲吻的照片登上了《名利场》杂志;甚至在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他也“赶”个正着。他再三叮嘱自己:“不要被自己搞砸了,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啊!”他还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机会只有一次。”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信念、坚如钢铁的意志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成就了他一生辉煌的事业。
在面对生活时,你是否有像哈里•本森那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斗志?你是否想过“机会只有一次”而自断后路、义无反顾?你是否已告别了“弹性生活”而勇往直前呢?许多人在生活中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而时常抱怨生活没有给予他太多。试问:一个不能将自己在生命长河中正确定位的人,一个不能给自己鼓勇气、增信心的人,能奢望到什么吗?他只会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感到疲惫而看不到成功;他只会像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的行人而看不清前方;他只会被生活折腾得遍体鳞伤而感到困顿不堪却丝毫感受不到生活中的温暖;他只知道怨天尤人。愤怒和不平只会空耗生命的激情,唯有将自己正确定位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重用自己,才能让生命闪光并绽放遥远的美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