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

谁能告诉我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啊? 要详细点哦!

宋朝初期中国山水画承袭五代荆浩、关仝、董源与巨然等人,使中国山水画推向了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为卓越,他们成功的将文人画与山水画风格相融合,后人难以企及。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峰鼎立的构图方式,表现出山的气势雄伟,前景作一巨石与主峰取得平衡,并以山腰的一线飞瀑,连贯上下气势。

到了 宋朝南渡以后,山水画风大变,崇尚水墨。有名的有号称为“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等。

李唐、刘松年等画家的笔法细润,色彩富丽,精丽巧整,世称院体。后来的马远与夏圭学习唐朝画法并参以南宋水墨之法 。

扩展资料:

宋代山水画倾于自然,侧重“真”和“实”,提倡山水画的写实风格。多使用绢,不仅勾勒细致、刻画严谨,而且用墨对画面进行层层渲染,展现出一份凝重恬静之美。

宋代的山水画展现的是前所未有的细腻、丰富、写实的画风,而且这个时期画的题材、风格都层出不穷。宋代很多皇室贵族对山水画格外喜爱,这在他们所用的屏风上就有明显的体现。

宋代山水画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形式语言和技法更 加丰富多样, 他们注重“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深厚,势伏雄强”,致使宋代山水画:构图大势逼人,笔墨法度严谨,意境清 远高旷;

从这些艺术作品的语言、形态、内容和审美主体的情感上看,会令人产生一种崇高的艺术美。这种崇高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源于人类在改造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实践;源于人类的道德实践和理想与价值的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宋山水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7
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
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山水画在空间布局上的巧妙处理,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五代、北宋的山水画,侧重于完整地、整体地把握客观对象,以繁复的、"全景式"的构图,显示一种雄浑、博大的气象.南宋山水画,则以少取胜,强调对景物的大胆剪裁,以简约的、"边角式"的布局,营造出一种空灵的、诗一般的氖围.

山水画在五代之前没有真正形成,对自然完美解释停留在心灵与文字——那是“心灵山水”的漫长时期;五及及北宋初期,画家对自然的表现采取了尽可能接近视觉真实的手法,他们相信无论是自然或者是自然的神韵是可以被摹写的。画家非凡的能力使绘画中出现了“图真”的“真实山水”;可是由于涉及自然的“图真”观点没有得到方法的支持,绘画材料的传统以及材料后面的知识系统完全不能将画家引向观察自然的物理面貌,画家们将古人对自然的看法和表现视为必须遵循的教条,与此同时,整个时代的知识系统从外向转为内向,没有任何思想诱导画家对物理世界的经验认识。于是,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表现自然的笔墨程式,尤其是那些在宫延或者权贵环境中生活的画家对自然的看法受权力者和体制的影响,颂扬与美化也产生教条化的自然观,导致了“程式山水”的产生;另一方面,儒道释思想难以剥离的融合,在政治的挤压下,画家的思想与感觉不断地被引向内心,修养、品德以及至高精神境界的实现需要抛弃“形”的物质表历,绘画是否表现“象”之外“意”成为品位、身份、教养等级的依据,文人士大夫因控制了经典思想的解释权而自信为品评绘画水平的权威,“写意山水”的实践和观念在画家面对自然的同时悠然自生并且逐渐形成标准的中国画形制,进而深深影响到数代山水绘画的历史——以后,中国传统山水画就在两宋画家确定的精神内容、风格与笔墨形制基础上发生变化,直至那些笔墨形制的完善与最终衰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