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没有吴起和乐毅,人屠白起他为何位列四名将?

四名将是谁排的嘛,李牧,王翦都能上,乐毅吴起论才智都在他二人之上阿

关于“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最早源于《千字文》,在这里选用的武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押韵。《千字文》的编撰时期是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说“战国四大名将”最早的提法并不是战国时期,而是其后的南北朝时期,而且这四大名将的提法也是以秦国为主,

在战国中后期,山东六国的许多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秦国展开的,秦国也是六国存在中最大的威胁,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都是当时各国最强悍的部队,而秦锐士在这些顶尖部队中又是最强大的,所以说当时的一些行动都是以秦国为标准。

鉴于这个原因,能击败强秦的军队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当时能够击败秦军的也只有廉颇和李牧了,吴起和乐毅虽然也都是当时最顶尖的军事家,吴起曾数次打破秦军(当时的秦军还没强大到可以任性的地步),后来在楚国实行改革,不久就被杀害,吴起在当时的战绩不是很多,而且属于早期,也许这就是他未能入选的原因。

乐毅最突出的战绩就是率五国联军打的齐国只剩下不到半条命,后来因为受猜忌而远走赵国,最后客死他乡异国,吴起、乐毅都是那个时代的强者,然而他们都因各种原因或短暂击败过秦军,或者干脆就没直面过秦军,也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他们两人都没能入选。

扩展资料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

白起是从秦军的士兵做起,完全靠着自己的军功一路走来,最终一步步官至大良造(军事统帅),这几乎是秦国能够获得的最高爵位了,白起的崛起,除了与伯乐魏冉有关外,最主要的还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军中实行的是军功爵制这个制度能够让最底层的平民通过战功获得相应的爵位以及高官厚禄,虽然事实上士兵通过战功达到一定的爵位后再上升已经变的十分困难,唯有白起,能够从士兵升至大良造,一生参加大小战斗70余次,无一败绩,可见他的战功有多夸张,他顺利入选“战国四大名将”毫无疑。

2、战国四大名将-王翦:

再来说说王翦,王翦生活的年代实际上已是秦国一家独大的时代,在当时,说秦国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对手一点也不夸张,因此,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王翦的战功是因为秦国太强大而得来的,不能算是他的真本事,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秦国定下国策准备统一六国后,在决定灭楚时,首先派的统帅是李信,但是当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打楚国时却被楚国打得大败,可以说此时的秦国还没牛逼到想灭谁就灭谁的程度,最后无奈之下,秦王只好启用王翦率领60万大军再次攻打楚国,王翦先是对楚国采取防守态势,等到楚军疲惫之时,才出其不意,一举击溃楚军。

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几乎都有王翦的身影,因此王翦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也名副其实,没啥好怀疑的。

3、战国四大名将-廉颇:

廉颇,赵国名将,廉颇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时期最为复杂的时期,长平之战、乐毅之战、阏与之战,几乎都有他的身影,赵惠文王15年,燕国名将乐毅率联军差点灭齐,第二年,廉颇率赵军入境,攻陷阳晋,威震诸侯,赵国在赵奢死后,蔺相如病重期间,廉颇执掌赵国军务,在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为帅,他坚壁清野、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秦军求战不得,锐气渐失,廉颇坚守三年,挫败了秦军速胜之谋。

最终,秦国被迫使用反间计,离间了赵王与廉颇之间的关系,赵王临阵换将,最终遭致大败,赵王好像很吃秦王的反间计这一套,赵国的两大名将(廉颇、李牧)都是秦王用反间计给除去的,后来赵国在廉颇的奋争下才起死回生,击败来犯的秦军,逼和了燕国,能在秦军气盛最强时击败秦国,也就廉颇了,因此廉颇入选也是实至名归。

4、战国四大名将-李牧:

李牧,也是赵国的名将,起先李牧是镇守赵国北部边疆的大将,由于匈奴人的不断袭扰,害得赵国不得不抽调相当一部分的兵力来对付匈奴人,经过多次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赵国启用李牧,才把匈奴人打的数十年不敢南下。

李牧生活的年代是秦、赵二雄并立的时期,秦国是毫无上的老大,赵国是当时唯一能和秦国死磕的国家,在强秦歼灭六国的前夕,秦军很少遇到对手,也只有李牧和廉颇能数次率军击败强秦,以至于最后秦王不得不使用反间计将其除去,才最终灭掉赵国,可见李牧是当时秦国的克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四大名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年代原因,“战国四大名将”选的战国后期的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生活在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主要战争都是秦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至于前期七国并强时的吴起、孙膑(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冲杀,严格来说不算将,与张良类似)、乐毅等人,其军事思想、统兵能力、作战方略等未必比以上四人差。

但是吴起,孙膑,乐毅等都没有遇到过秦孝公之后的秦军,而那个时候的秦军是最强的。更为重要的是,“起翦颇牧”是千字文为了押韵和对仗而选出来的。首先被确定的是李牧,宣威沙漠形容的便是他。

而确定了李牧之后,和他合称颇牧(在古时颇牧被认为是名将的代称)的廉颇自然也会入选。而为了对仗工整,自然还需两人。

说到战国名将,白起无疑是必然绕不过去的,因此他自然而然的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和他在史记中合传的王翦,自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战国四大名将并非意味着战国最杰出的四位将领。

扩展资料:

四大名将: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2、廉颇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中山郡苦陉县(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册封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实现“将相和”。

长平之战前期,坚守不出,成功抵御秦军进攻。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相国,册封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和楚国。

秦王政四年(前243),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安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3、李牧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4、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字维张,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因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度——战国四大名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27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时的四大名将,他们生活在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主要战争都是秦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至于前期七国并强时的吴起(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冲杀,严格来说不算将,与张良类似), 乐毅,其军事思想、统兵能力、作战方略等未必比以上四人差。在古代用兵者必称孙吴,以他们的军事思想为行动指南,可见他们在古人心中地位之重。 而他么不在战国四名将之列,只是编者过于着重战国末期,而且中国人对“四”有浓厚的情节,例如四大神兽、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名著等,不愿意评一个战国六大名将、七大名将罢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19
不知道,李牧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将领,为名将是自然的事,白起和王翦的功绩你看看就知道了,至于廉颇,我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也能位列十大名将。吴起没有座位四大名将感觉和他的改革失败有关--!感觉乐毅可以取廉颇而代之
第4个回答  2020-10-27
吴起是兵家亚圣,出将入相。军事与孙子齐名,政治与商鞅齐名,你觉得他在意区区四大名将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