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经典】为什么要让儿童学习国学经典?

如题所述

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第一,国学经典是什么;第二,根基孩子的生理年龄;第三,孩子学一段时间的国学经典后有些什么样的改变。
1、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书籍和知识,让我们无所适从,到底选择什么给孩子?其实很简单,时间会冲刷,历史会淘汰,那些流传千年的书,就是我们要选择的。西方人有圣经,印度人有吠陀和佛典,我们有四书五经。另外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去看看古今的大家都在读什么书,胡适、梁启超、鲁迅、毛泽东等都是广读国学经典。
2、
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13岁之前是智力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孩子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3、1.识字能力:轻松认读大量文字。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 2、记忆能力:轻松背诵大量国学经典。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3、阅读能力:建立广泛阅读兴趣,提升孩子的语文程度,作文水平大为提高。 4、理解能力: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5、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出良好口才。 6、行为习惯和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 7、道德修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蕴。 8、外貌气质:提升孩子淳静儒雅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9、正音训练:专业的播音员领读,教给孩子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10、亲子关系:孩子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懂得了感恩,知道了怎样孝顺父母。增强了家庭亲子间和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9
儿童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家长们恨不得把自己能给孩子的都给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童教育更是家长们关注,甚至是头疼的大问题,但现在家长们真正懂教育的很少,更加准确的说是几乎没有,那么儿童时期应该怎样教育?教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看看那些有成就的人是怎样被教育出来的就好了。
举例: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古代的孔子、孟子、老子,近现代的如胡适、鲁迅、毛泽东等,无一不是从小的时候学习古代国学经典的。
为什么学习古代经典就可以有这样的神奇效果呢?原因很简单,经典是教导人如何与宇宙万物相处,如何正确看待世界,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开创事业,如何治理国家等等这些理论、方法、技巧,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能将这些东西学到脑袋里,等到长大以后随着慢慢接触世界、社会、人群等等接触到的一切,就会慢慢的理解小时侯学习的知识,假以时日,就会融会贯通。
比如:小时侯学习并背熟了老子的《道德经》,那么老子就会跟随这个孩子一辈子,随时有问题,老子就会提醒他、教育他、开化他、点拨他,当一个孩子有老子这个好朋友天天在身边的话,这个孩子没有出息是很难的。同理可证,《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黄帝内经》《易经》《诗经》等等经典无一不是如此,就等于这个孩子有所有的先贤、大德天天跟随在他的身边帮助他,如果有这些人在身边这个孩子不出息就更加不肯能了。
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们,尽快让你多孩子学习经典吧!学习经典的孩子的与众不同,是世所公认的。
希望全天下的家长都能让您的孩子学习国学经典!
希望全天下的孩子能接受国学经典智慧的熏陶!
如能如此,中华何愁不富强!祖国何愁不昌盛!社会何愁不和谐!家庭何愁不幸福!每个人个何愁不愉悦!
其实教育孩子挺简单的,就是符合孩子的天性,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天道,是有规律可循的。
具体方法如下:
1、在孩子小的时候用国学经典图书来熏陶他(她),在娘胎里就胎教,就听,生出来以后就对经典有感觉,因为他(她)已经听了很久了,很熟悉了。
2、生下来了以后就让他(她)继续听,当成背景音乐听,有空就放给他(她)听,先让他(她)听熟,对经典能够耳熟能详。
3、到了能说话时就带领他(她)读,一边听,一边用手指头指着文字读,这就叫“指读法”,因为已经在娘肚子里听了十个月了,出生后又听了一、两年,已经很熟了,所以就会很快会读,而且通常情况下读的会很好。
4、到了再长大一点后,就可以让他背一些经典了,其实在前面的过程中,有的经典已经可以背下来了。

5、这样的学习要持续坚持到孩子长到13岁,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把老祖宗的经典几乎全都装进脑袋里去了,这些先贤、圣人就会跟随孩子一生,因为小孩子小的时候学到的东西,尤其是背过的知识,终身不忘。

6、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每天学习十分钟,大概400字左右,每天学习三样经典书,这就是每天半小时了,这样的学习连续坚持七天,当七天的重复学习结束后,下一周就接着上周的内容如此往复,继续和上一周一样的学习进度和方法。

7、重点:孩子能不能学习,愿不愿学习,主要看家长的决心和毅力,就向我们举例:到了上学年龄孩子不愿意去,还想呆在幼儿园玩,而且是死活不去上学,你会同意孩子的苦闹吗?你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上学,因为你知道不上学不会有出息。同样,经典的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学习的,我们大人已经错过了学习经典的黄金年龄,就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再走我们的遗憾老路了。所以,你要想让孩子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未来,能够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大成就,有幸福.......。那么就需要你的决心了。

8、重点:孩子能否学习经典,其次的关键是你的言行,如果你都不学,怎么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来主动学习呢?
9、重点:国学经典的教育的另一个重点是“无为而为”,教育孩子时要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发生逆反心理。
如能照此方法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何愁教育不出来“大人物”。中国历史上很多大德、先贤、帝王等优秀杰出人物,无一不是学习经典带来的启智。
第2个回答  2012-05-21
为什么要让儿童学习国学经典——————传播国学精典,弘扬传统文化。因为是中国人,这是必须的,不忘本的!
让儿童学习国学经典此乃一种向往,美好的愿望,学国学固然重要,然而,随波逐流总归不好,家长不要一厢情愿,苦了孩子!
1 以身作则。手边不离国学著作,让孩子耳闻目染,慢慢“接触”国学:
2 寓教于乐。与孩子生活中、做游戏时灌输经典,一句话、一段有趣的名言,让他慢慢“走进”国学:
3 死记硬背。把孩子的脑袋当成国学仓库,争取在孩子7—12岁之间,装进更多的经典著作;
4 理解经典、融会贯通,非得成年以后,甚至中年,有了切身的实践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否则纸上谈兵,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这种人多了去了,甚至为人师者,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不是奇谈!
5 学国学,先正其心,再厚其德,坏蛋也学四书五经,成绩也不赖呢!所以,这一切首先要端正人的品行,先正己身,这是前提。
为什么要让儿童学习国学经典?
正如孔子所说:读书不是让人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人更接近圣贤。
我说:国学经典是一种文化,它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层面之上,教人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否则,有知识没文化。反之,有文化没知识。读此何用哪?
第3个回答  2012-05-18
汲取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
第4个回答  2012-05-24
读经典
胎婴养虚 幼儿养性
童蒙养正 少年养志
中年养德 老年养福
幼儿时期学习经典,终生受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