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请教】为什么南明不被正式承认是明朝的正统??为什么明朝的正统会以明思宗崇祯帝为止的?

【请问+请教】为什么南明不被正式承认是明朝的正统??为什么明朝的正统会以明思宗崇祯帝为止的?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此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么今天宋安之来给大家分析分析为什么南明政权为何不能算入明朝。
严格来说南明政权是明朝的延续,但不能算明朝。只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几方势力中最为正统的割据政权。
至于为何这样说呢,那就先要理解何为“朝”的意思。
客观的以称朝的角度入手来为大家解读为何南明不能算入明朝。
称朝的标准分为两个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标准比较严格,魏晋南北朝之后有所放松。
首先称”朝”不同于朝代意思,一般只有成为了天下共主或者准确来说统一全国了才敢称朝。
而且朝是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当时就有的观念,而不是后世加上这个“朝”字的,以此显示自己统一正统之名。
按这种称朝标准来说,明朝在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代表着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而南明属于割据政权,是根本不能算在明朝之内的。

再说说魏晋南北朝之后的放松标准。
称朝的条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乱世,因为这段最长时间乱世的变化,南北朝的正统之分先不长篇大论。最起码标志着南北割据势力也可以称朝了,所以称朝条件变得低了。
所以魏晋南北朝之后没有统一天下也可以称朝的,但条件降低不等于是泛滥,还需要一定条件的。不代表一些弱小的割据政权有资格称朝的,而且就算称朝了也不会被正史承认的。
按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称朝标准来说,南明政权也达不到称朝的标准,不能像东晋在西晋灭亡衣冠南渡之后再次称朝的。
因为南明割据政权如果不算1683才收复的台湾明郑,而且台湾明郑只是偏居于海外,大陆都没有一席之地,称朝绝对不可能的。只说四帝的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于1662年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从1644年算到1662年,才仅仅18年,时间太短了。
而且南明根本没有固定疆域,也没有固定都城。说不好听就是流窜式抗清,1645年明朝留都南京就随着弘光政权的破灭而落于清廷之手,之后哪怕是郑成功北伐一度兵临南京城下也没有收回。在固定疆域上南明也不达标。
按存在时间还有疆域来说,南明政权一样都没有达标。所以东晋在衣冠南渡后可以继续称朝的例子不适合于南明政权的。
对于南明政权的定位应该是明亡之后的延续政权,因为无固定疆域固定都城,存在时间又短,都没有南北对峙过,所以不能算入明朝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4
因为明朝的正同性和其他朝代有所不同,因为他不是取代了前朝,而是赶走了前朝大元。
元顺帝跑回蒙古,继续当土皇帝,但已经没有权利了,不过传国玉玺还元在手里!如果你了解中国历史就会知道,对蒙古人来说,大元帝国只是蒙古帝国的核心,还包括很多汗国,伊犁汗国,察哈台汗国等,对蒙古来说被大明赶出中原只是大元江山小了,并不是没了,对中原人来说也是如此,因为传国玉玺可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精神内核,代表了中原对政权的认可性!
同样大明成立后也有了自己的传国玉玺,所以也有正同性!
明朝期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皇太极上位后又一统了草原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这个很重要,这证明后金有一个政权正统性了,他不再是一个野蛮政权是一个文明了,有个国号,“清”

所以当初吴三桂大开山海关,多尔衮带20铁骑入关,叫满清骑兵,而不叫后金骑兵或是女真骑兵和满骑兵,这就是原因了。

入关之后明朝的外观解决,因为明外患就是草原,皇太极已经统治了,不可能自己打自己,所以边疆问题没有了。其他农民起义,也不可能是满清骑兵的对手,很快也平定了,而且在大明贪官府邸搜到了很多财富,而且小冰期也基本过去了,生产也恢复了,再加上大清继承了元朝正同性,也就被中原百姓认可,所以也理所应当得到了大明的正同性!这一下才算江山稳坐。

要是没有元朝正同性在手,大清入关无非和当时南北朝一样,中原人跑南方建立了新政权,但大清有正同性就不会出现这种,你看看宋金时期,如果宋没有向金人献出玉玺称臣,也不可能成就一个大金嘛!这样就更好理解正同性了。

而南明,也就是说,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就是一伙反贼呀!没有任何正同性,其实不要被一些文学作品左右思想,清初期的,摊丁入亩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红利,而且清朝也收复了很多明收不回来的固有领土,比如黑龙江、新疆、西藏好远等等。对百姓无论是生活还是文明欣慰感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所以很接受大清的统治,虽然剃发令等很多政策也让汉人喝了一壶,但相比好处,还是不难接受,而且大清不少政策也是有针对性,对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是如此,政策控制!但这也比武力压制不服更柔软一些。不然大清撑不到乾隆就垮了。

所以就不难理解,南明为什么不被承认是正统了。当然还有一个容易被看到的原因,那就是南明的领导班子基本都是绿林好汉和各种不服大清的遗孤,换句话说,和正经的大明朝关系不是很大。
第2个回答  2019-06-04
明朝京师顺天府被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成立朝廷,沿用“大明”国号。但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宣称“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立足未稳之时便着急诏修《明史》,目的显而易见。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再承认南明朝廷的合法性,所以清朝官方即在南明君臣称呼上加“伪”加以区别“前明”;比如:“伪永历”、“伪晋王”,称呼加“伪”是对南明朝廷的蔑称。辛亥革命以后官方开始把这段历史改称为“南明”或“后明”。

明朝南渡后,大顺已被大清击溃,李自成先后丢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
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多尔衮将军事重心东移,命多铎移师南征。这时弘光政权内部正进行着激烈的党争,爆发太子案,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马士英被迫急调江北四镇迎击,致使面对清军的江淮防线陷入空虚。史可法时在扬州虽有督师名义,却实无法调动四镇之兵。一月中,清军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率老百姓抗击清兵。后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扬州百姓死难八十万,史称“扬州十日”。随后,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镇江。弘光帝出奔芜湖。五月十五众大臣献南京降清;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俘获,送往北京,弘光帝在位仅一年。
南京失陷后,南明从此四分五裂,再无统一的核心领导机构。各地有野心的宗室纷纷自立,先后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应天的伪太子王之明(1645年)、抚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宣布监国,但都是昙花一现,数天后就被推翻。当时的明朝也就无什么正统可言。
第3个回答  2019-06-04
严格来说南明政权是明朝的延续,但不能算明朝。只是明朝灭亡后天下几方势力中最为正统的割据政权。

客观的以称朝的角度入手来为大家解读为何南明不能算入明朝。

称朝的标准分为两个时间段。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标准比较严格,魏晋南北朝之后有所放松。

首先称”朝”不同于朝代意思,一般只有成为了天下共主或者准确来说统一全国了才敢称朝。

而且朝是成为全国性政权以后当时就有的观念,而不是后世加上这个“朝”字的,以此显示自己统一正统之名。

按这种称朝标准来说,明朝在1644年随着李自成攻陷北京以后,代表着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而南明属于割据政权,是根本不能算在明朝之内的。
第4个回答  2019-06-04
承认不承认的,是后人写的,清朝给定的,清朝皇室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明白吗?当初人家多尔衮就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名义,由吴三桂放进来了,然后剿灭李自成,所以清史承认明朝就到崇祯,后面清廷希望独占中原,所以必须将南明打造成一个昏庸非法政权才能名正言顺的剿灭懂吗,历史的书写是被后人利用的,都是给当时政权服务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