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锄禾》是一首唐诗,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作者为唐代李绅,也有人认为是聂夷中所作。

聂夷中(837~?),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一说河南人。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由于时局动乱,他在长安滞留很久,才补得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聂夷中的诗作,风格平易而内容深刻,在晚唐靡丽的诗风中独树一帜。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公元806年(元和元年)举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现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全诗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如下: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扩展资料:

“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锄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1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锄禾日当午”作者每餐杀活鸡300只?
  晨报记者多方求证,此说法无历史根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近,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吃”成了这一阵最热门的话题,而谈到“吃”,相信很多人都对小时候背过的这首《悯农》诗印象深刻。可是,近几年来,关于“《悯农》诗人李绅其实是个每餐要宰食三百只鸡的虚伪小人”的新解读被广泛传播,不少人闻之大呼:“原来我们从小就被骗了!”一波三折的是,网友“森林鹿皮围脖”近日在微博发帖给李绅辟谣: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咋就这么热衷污蔑古人呢?”引发很多网友热议。
  网友“森林鹿”质疑
  李绅杀鸡说出处在哪?
  “森林鹿皮围脖”(以下简称森林鹿)何许人也?她微博的自我简介这样写道:骨灰级考据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森林鹿”告知记者,自己并不是什么历史科班出身,但是出于兴趣,从2003年开始,就在网络上的一些历史类论坛,跟同好一起做一些考证、研究唐史类资料,算下来也有将近10年的时间了,是最早的一批考据派。
  关注“李绅杀鸡说”,“森林鹿”说起因是一个多月前,她在微博上看到有很多人转发一个故事,说李绅其实是个每餐要宰食300只鸡只为吃鸡舌的虚伪小人,她对此产生了怀疑。“我在写一本关于唐朝风俗的书,平时翻阅了大量史料和笔记,以及现代学者的专业书籍,里面没有任何关于这个故事的线索。宋以前的史料十分有限,如果是真有其事,不可能我查阅的大量资料里一点都不提到。”于是,她看到之初,就怀疑是个编造的故事。
  最近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网络反响很多,因为它聚焦在食物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是展现劳动者如何采摘、加工、制作这些食材,夹杂着劳动者的汗与泪,“我的一些朋友也在讨论相关的话题,里面也包括"粒粒皆辛苦"这种珍惜粮食的价值观,于是我又想起了那个李绅的谣言。”于是,她和在学校与科教单位工作的朋友,查阅了大量数据库,包括《二十五史》《唐代笔记全集》《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旧唐书》等书,依然一无所获。让她不解的是,所有“李绅杀鸡”的文章出处都是“典籍记载”“据史料”等这样的文字,却并没有标明是哪本典籍、史料、野史,“撰写非虚构性的文章,特别是涉及真实人物的事迹和评价,应该注明引用材料的来源、出处,这是一个码字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吧?”
  中专老师辩称自己不是原作者
  承认没考证,“是从网上看来的”
  “森林鹿”告诉记者,“李绅吃鸡舌”最早发表是2007年,一个署名为“肖六芹”的作者,在《郴州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悯农〉与李绅》称“及长,入学,读文史,于典籍中见如此这般的记载:李绅在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并且他特别喜欢吃鸡舌,制作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因此其院后宰杀的鸡时常堆积如山。与李绅同一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无不对其嗤之以鼻。”2010年,署名为“谢志东”的作者,也把这个段子写进文章并发表在《百家讲坛》杂志上,随后被多家纸媒和网友大肆刊登转载,引起轰动,“上搜索引擎查查关键字"悯农诗人",就能知道影响有多大。”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肖六芹,也就是“森林鹿”口中第一个发表“李绅杀鸡说”的作者,而他给出的解释却令记者大吃一惊。肖六芹为郴州第一职业中专的语文老师,电话打到学校,接电话的正是肖六芹本人,显然他已经得知自己被质疑的消息。“我正准备写一篇文章,回应这件事。”肖老师坚称自己并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个观点的人,“你搜索一下"陈子昂计摔琴声满长安"这篇文章,里面就提到李绅吃鸡舌一事,发表日期是2004年,比我早多了。”记者随后找到这篇文章,在《增城之窗》网站一篇名为《诗词轶闻·感人肺腑》的文章中,写了陈子昂、李绅、苏轼的佚事,在“李绅以诗拜相·为人卑琐”这一段中,确实提到李绅豪奢吃鸡舌一事。但记者发现,这篇文章来路不明,并没有作者署名。记者继续追问肖老师,当初他发表相关文章时提到的史料是哪一部?肖老师回答说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他在网络上看到过相关资料,二是他曾参加一位高校老师的培训课,老师也提到了这个观点,“我就信以为真了。我承认我存在不严谨的地方,但绝不是我第一个发表的。”记者再问他对李绅可做过研究,答:“没有,我只是一个语文老师。”
  南大教授:没有这段记载
  网友:只怕“揭露真相”的儿戏
  昨日,记者尝试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悯农诗人吃鸡”,搜到8000多个相关结果,不少以揭《“悯农诗人”的真面目》为题,称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然而,李绅发迹后再也没有了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之人。史料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而不少网友对此也反应很大,称“没想到从小就被伪君子骗了。”
  那么历史上的李绅究竟是什么样的?记者昨日采访了南大中文系教授莫砺锋,他曾与《百家讲坛》合作制作唐朝诗歌的系列节目。莫教授告诉记者,李绅的人品的确不怎么样,他与同僚争斗、政治作风粗暴等都有史料记载,“至于他喜欢吃鸡舌,制作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因此其后院宰杀的鸡时常堆积如山,肯定没有这样的记载。”
  网友对这种新解读也各抒己见,“藏典史”说,“不怕真考据,只怕假名"揭露真相"的儿戏”;“射手座的汤米哥”说,“其实生产力完全跟不上,古代那种散养模式,真要每天300只鸡,很快就把一个县的鸡吃完了。”不少网友感慨,“真不知道那些信口雌黄抹黑古人的是什么心态。他信口一说,考据癖就要跑断腿……”
  “森林鹿”对此有些愤怒:“到底是为什么?面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人物和事迹,某些"知识分子"疏于严谨撰文、懒于考证求索,却热衷于张嘴造谣、顺笔传谣、无责任地抹黑污蔑?”
  记者手记
  网络时代提防随意解构传统文化经典
  退一步来说,个人生活和写的诗歌不一致,是完全可能的。在“李绅杀鸡说”盛行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就像“森林鹿”所言,很多人,包括很多自诩“公共知识分子”的人,看到一些无来源、无出处、与基本教育和生活常识相背离的段子,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问个“是真是假”,而是立刻当宝贝一样传播。网络时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乱象,让我们不禁困惑:在网上看到的论点,不经论证就发表,然后影响力越滚越大,还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吗?
  除了网络传播外,这种现象在出版物中也愈加横行起来,打着重新解读历史旗号的书,却屡屡栽倒在一些历史细节上,可信度大减。南京一位文史爱好者告诉记者,最近她在看一本名为《大都督周瑜》的书,虽然写着要为周瑜“平反”,但才看几页,她就发现不少错误,比如,文中写道“少妇旁一个三四十岁的身着紫色官服、头戴方正的博士冠的男人(指周瑜,记者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汉代尚火德,衣服尚红,下级官吏有皂衣,祭祀也有穿黑衣的,但是完全没有看到有紫色官服的记载,紫色官服有记载是从唐开始”。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电视剧《甄嬛传》热播之时,有报纸采访一位史学家,询问后宫中的妃子们是不是真如电视剧般争斗不断,整天互相陷害,那位专家的解答是“虽然历史上有狸猫换太子这样的事件,但这仅仅是历史上的特例,它之所以被史书记录就是因为太稀奇古怪了。这种用毒计陷害的局面绝对不是后宫的常态。”此言一出,引起外界一片哗然,狸猫换太子,什么时候成了史书记载的真实事件了?
  “传播一秒钟,考据十年功。诲人不倦者众,努力前行才能让谣言追赶不及。”幸好还有诸如“行者肖”这样的网友,发出如此警示。 (来源:南京晨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唐代诗人李绅。

拓展资料

一、全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三、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四、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2-14
唐朝诗人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然而,此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其实并非定论。

大多数人认为李绅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5
《锄禾》的作者是唐代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全诗内容如下: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