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庆历新政」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侵犯了北宋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改革就要牺牲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牺牲了士大夫,就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

    朋党之争,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阶层大都满足于现状,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

    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1
你和我朋友,宋朝庆历新政的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仁宗皇帝的昏聩视听及其在庆历新政实施过程中的动摇反复。

2、改革派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诸方面:

一是:改革派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充分,人才培养方面欠缺。

二是:既以吏治作为改革的关键却又恢复官吏考核制度,这些制度对积弊已深的北宋中期吏制,只是重病轻药,这种不彻底性不堪一击。

三是:改革缺乏统筹规划全面设计,选择的突破口不够恰当。

四是:政策的推行机关执行不力。

3、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
可能是在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
第2个回答  2022-06-21
庆历新政”的失败存在其必然性。众所周知,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一阶级的利益,“庆历新政”无疑就牺牲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早在宋太宗时期,就制定了安养士大夫的国策,他们认为“重武轻文”对国家统治有很大的危害,为了避免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再次出现,特意采取了重用文人,实行“更戍法”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因此新政动摇了统治基础,自然会引起社会上层的不满,所以最终导致宋仁宗下诏取消了新政 。
当然还有宋仁宗的个人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29
宋代改革有两次,过程也是错综复杂,庆历主要着重于制度,熙宁着重于财政,庆历新政的详细分析请看《北宋觉醒-庆历新政与鼎革之殇》,刘子健教授的《范仲淹,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可看邓广铭教授的诸多著作,都是比较浅显易懂,文笔流畅的,不会有戏说的无趣也没有枯燥的学术,值得读。
庆历的失败主要有多个原因,仁宗的不坚定,改革派的没有拉拢更多的中间派,改革措施太急躁,激进,保守派势力仍强大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