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data/md5_content_title/e7/e7492e87990684838f7a83658abf3be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8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69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www.wendadaohang.com/inc/function.php on line 2475
围绕文学活动四要素生成的理论学说有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 00问答网

围绕文学活动四要素生成的理论学说有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6-09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 同时, 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 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 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反映论、再创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8
文学活动包含了若干要素,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一、世界和作者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万物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思想情感, 也包括宗教信仰意义上的超验世界。不论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 人是文学所反映的“ 世界” 的中心。在文学活动中, 由于时代、民族的不同, 对于文学活动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调各有侧重, 形成了对文学活动的不同理解。因此, 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在文学活动中, “世界” 与“作者” 是分不开的。
在西方, 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 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文学思想却是产生较晚的。其正式出台应归因于18、19 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表现论与模仿论有三点突出的区别。首先, 是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 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说: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 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因而看重考据式的批评。其三, 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 高扬“文学天才” 的作用。
二、作品
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 同时, 文学表达的情感也多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 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因此, 作品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作品涉及了一个重要的文论问题,即作品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20 世纪西方文论中受到突出的强调。俄国形式主义认为, 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 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应是作品的形式价值, 是“ 文学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主要包括文学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形式不是表现内容而是决定和创造内容。由此, 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著名的“ 陌生化” 概念, 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 扭曲” 的语言使现实生活变得陌生化的过程。英美新批评同样也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 其代表人物兰塞姆( J. C.Ransom)还创造了一个术语: 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 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20 世纪60 年代盛极一时的结构主义思潮同样是一种形式主义文论, 所不同的是, 它强调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 追踪作品的“ 深层结构”, 认为深层结构是潜藏在作品中的模式, 必须用抽象的手段把模式从作品中挖掘出来。
三、读者
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 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 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 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
在文学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得到正视的背景下, 20 世纪60 年代兴起了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它们将文学接受活动作为自己研究的焦点, 并对接受活动中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认可和强调, 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伊瑟尔(Wolfgang Iser )在姚斯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提出了所谓“隐含的读者” 的概念, 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无论是姚斯的接受研究还是伊瑟尔的效应研究, 都突出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结构中的地位, 将读者接受活动看作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这样就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 也推动了文学理论由独断性的话语系统向对话性的话语系统的范式转变。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答案啦~基本上总结了文学活动四要素涉及到的理论,关于其内涵和意义也都有简单的阐述。满意的话就麻烦采纳啦,如有其它补充请追问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