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纵横家人品咋样?

如题所述

说到春秋战国的头号纵横家,大家应该会想到苏秦张仪这两个师兄弟。一个帮助秦国离间其他六国,称为连横;一个则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称为合纵。纵横这个词,就是从此而来。大概的意思,就是凭借一己之力,影响多国外交关系,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但在苏秦张仪之前的春秋时代,也有一位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春秋末期格局的人,却往往不为人所知。这个人,就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子贡。

子贡,名为端木赐,孔门弟子中“言语科”的代表人物。言语,在那个时代主要是负责外交。一方面,外交要靠说话的能力,要能三言两语切中利害关系;二方面,春秋时期外交的主要语言是《诗》里面的句子,外交官们聚在一起,动不动就说出几句诗来,含蓄而又优雅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这里的诗就是周朝收集的各种中央和民间的诗歌,孔子还把它们编辑成了《诗经》。

子贡在那个时代,是一位著名的商人,很有钱。有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去见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君,国君都和他分庭抗礼,平起平坐。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来自于他的赞助。孔子就曾评价子贡说,这个人怎么这么会做生意,卖什么都能押中市场行情。在《论语》中,孔子经常表扬子贡,只是偶尔批评,很欣赏这位得意弟子。

子贡也很喜欢读《诗》,而且悟性很高。在《论语》中就经常记载他和孔子讨论《诗》。比如有一段,他问孔子:“贫而无谗,富而无骄,何如?”意思是说,贫穷却不巴结,富贵却不骄横,怎么样?其实有点小自夸。孔子当然听明白了,就一边赞同一边敲打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一听也马上明白了,说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这句话看起来奇怪,怎么一言不合就背诗呢?其实他是用诗中打磨玉的说法,来形容君子的品行要一点点的精进,这是那个时代高级文人的说话方式。孔子听了也大加赞赏说:子贡啊,可以和你谈论《诗》了啊。要知道,孔子觉得一个弟子能开始谈《诗》了,就是说他的德行等基础修为已经很不错了。顺便说一句,有人因为子贡喜欢引用玉相关的诗,猜测他是做玉器生意的,所以才那么有钱。

子贡在各国的商贸成功,让他在各国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他的思维、语言和对《诗》的理解,为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创造了条件。只是他不是在做生意,就是跟在孔子身边,一直没机会出手。直到一个事件的到来,使他终于可以一展才干,在江湖留下他的传说。

齐国的贵族田常想在国内搞事情,希望掌控兵权,就想出兵攻打鲁国。孔子那会正在国外周游,就对身边的弟子说,鲁国可是我们的父母之邦啊,你们谁可以去救?率直的子路最先请命,但孔子觉得这不是个硬碰硬的事儿,拒绝了。子张等人也请命,孔子也觉得不行。子贡说,老师我去吧,孔子觉得行,就派子贡去了。

子贡先去到齐国,跟田常说,你不就是想掌握兵权吗?鲁国多弱啊,你就算带兵去打,没多久就打下来了,到时候国君叫你归还兵权,怎么办?你应该去打吴国,吴国更强大,你就可以带更多的军队出去啊。而且三年两载打不下来,兵权不就一直在你手上了吗?田常一听,有道理,就去打吴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由多人撰写,内容庞杂,按照不同国家书写历史。书中主要记载了西周、东周、齐、楚、秦、燕、赵、魏、韩等12国历史,按照国别分为12策,33卷,一共记载了497篇故事。

从战国初期,到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战国策》中历史跨度约240年。

战国时期,有七个国家慢慢崛起,实力雄厚,史称战国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间赵、魏、韩)。在这七国中,又以秦、楚两国实力最强,他们相互较量,争夺天下的霸权。

战国七雄 地图

为了巩固实力,各诸侯大力招揽有才能之人,此时既是军事的较量,更是人才的争夺。因此士族之风盛行,很多大家族门下都养了大量门客,“稷下学士”便是这么来的。

不同门客秉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探讨、争论,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便包含了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杂家等。其中张仪便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纵横家,又称战国策士,他们的出现伴随着战国的烽烟与战火,他们为战而战、以战止战。这些人凭借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诸侯间,为君主出谋划策,他们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了战国的历史走向。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由此证明纵横家在当时的重要性。张仪主张连横,而苏秦则主张合纵。根据历史,我们都知道,最后秦国统一了天下,成为第一个“皇帝”,这与张仪的连横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

尽管张仪推动了秦国霸业的发展,其能力可以撼动整个诸侯国,但是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他的内心并无天下与百姓,更多的是私欲与个人利益。

《战国策》

一、欺诈狡猾,背信弃义

楚怀王是礼乐文明培养出来的最后一代国君,他采用屈原的建议进行改革,加之楚国物产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楚国在战国时期一起处于长盛不衰的状态。

楚怀王16年(公元前313年),秦国想攻打齐国,但是担心楚国相助(此时楚国与其他五国实行合纵政策),所以派张仪去破坏齐楚的联盟。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
秦国担心齐楚合纵,让张仪去说服楚王。张仪承诺:“如果楚王能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600里地给楚国,并且让秦国的美女来做楚王的妾婢”。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获取如此大利,楚王欣然接受了张仪的建议。

等到齐楚绝交后,“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张仪此举让楚王觉得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彻底,因此派人辱骂齐王以示绝交诚意。可以说楚怀王完全按照当时的合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但是张仪却立马翻脸不认人。

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

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
从600里变成6里,张仪选择了最无耻的一种邦交——背信弃义。为国尽力本无可厚非,但是两国邦交,诚信是基本的原则。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张仪此举,绝非君子所为。

楚怀王——乔振宇饰

二、追名逐利,只顾私欲

张仪出身贫穷,通过游走各诸侯国而走向发迹。但是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名利,不惜“中伤陈轸”、“诋毁樗里疾”、“赶走惠施”,肆意污蔑诋毁名臣,以维持自己的恩宠。

《楚策三•陈轸告楚之魏》中记载道:“陈轸告楚之魏,张仪恶之于魏王曰:‘轸犹善楚,为求地甚力。’”

《魏策一•张仪欲穷陈轸》中也记录道:“张仪欲穷陈轸,令魏召而相之,来将悟之。”
陈轸向楚王告假到了魏国,张仪就到魏惠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对楚国更好,非常卖力地为楚国求得土地。张仪为了让陈轸陷入困境,怂恿魏王招陈轸为相,等他来了便囚禁他。

樗里疾是秦国的宗室,且有勇有谋,张仪担心樗里疾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便想方设法逼走樗里疾。

他先提高樗里疾的地位,让他出使楚国,又暗中让楚王来向秦王提建议,请求秦国以樗里疾为相。同时张仪跟秦王说:“樗里疾与楚国已经密谋,如果樗里疾能做秦相,便让秦国听命于楚国”。这样一来秦王听到楚王的请求必然大怒,并猜测樗里疾的用心,最终樗里疾无奈出逃秦国。

《秦策一•张仪之残樗里疾》中记载道:“张仪残樗里疾,使之楚,令楚王为之请相于秦,秦王怒,樗里疾走。”

影视剧中的张仪

百家争鸣,诸子都希望自己的治国理论得到推广,到处游说诸侯采取自己的建议,但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去诋毁别家学派,更不会诋毁自家学派的其他人。而张仪则不同,他将同为纵横家的公孙衍、惠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赶走他们。

他们三人都曾在魏国为相,后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助秦国攻占魏国河西和阴晋地区,这正好是公孙衍的家乡。张仪便以此为把柄,诋毁公孙衍消极作战,错失良机,最后公孙衍失势被逐。

对同仁惠施,张仪采用的也是同样的政策,《张仪逐惠施于魏》中写道:“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

张仪所奉行的原则便是铲除一切异己,最大限度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名利,至于是否能为天下人做贡献,这并不在张仪的考虑范围内。

樗里疾

三、睚眦必报,公报私仇

张仪出身贫寒,曾参加了楚相的宴会。不久,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有人猜测张仪贫困且品行不端,这个玉璧一定是他所偷。张仪被鞭打了数百下,最后被释放。

因为这件事,张仪不是恨那个冤枉他的人,也不是恨下令鞭打他的人,而是恨整个楚国。他是个睚眦必报之人,等他到秦国受到重用后,立即向楚国发檄文: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大概意思是当初我并没有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现在我一定会夺了你的城池。

这种逻辑看上去似乎合理,毕竟张仪被诬陷在前,但是仔细分析其实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两国交战,受苦的是百姓。在张仪眼中,天下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曾经自己所受的委屈。

而且这是公报私仇的典型表现,用战争来泄私愤。张仪依靠秦国的强盛,利用自己在秦国的地位,肆意向楚国发起不义之战。冯梦龙说:“能容小人,方成君子”。张仪的睚眦必报实在算不上是君子。

合纵连横示意图

结语

张仪能搅动战国局势,影响历史走向,为秦国走向霸业奠定基础,但是其人品实在不佳。儒家推崇以“仁”治国,法家推崇以“法”治国,尽管他们路径相反,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国家与百姓。而张仪的出发点是自己的名利,与天下无关。

景春曾说:“公孙衍、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足见纵横家在战国时影响之大。但是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指责张仪是“妾妇之道”,认为张仪是通过顺从来获取利益,如同“妾妇”出嫁后顺从丈夫来获取名利一般。

孟子曾对大丈夫有这样的定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张仪背信弃义、追名逐利、公报私仇,与君子相差甚远。司马迁也曾给出了张仪盖棺定论的评论:“倾危之士”。司马迁认为张仪这类人对国家与人民都有着很大的危险。我不否认张仪的历史成就,但是在我看来,他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第2个回答  2020-11-02
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他们注重揣摩游说对象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
第3个回答  2020-11-02
那时候的人品比现在人的人品高尚无数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