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如题所述

韩信不是刘邦杀的,是吕后杀的。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韩信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

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何谋划,令人假说刘邦平叛归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何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 

扩展资料: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他早年家境贫苦,后来投奔项羽参加反秦斗争,但并未得到重用,于是转投刘邦。

在萧何的保举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在韩信的部署下,刘邦很快攻占关中,又接连攻下诸国,最终在垓下大胜楚军,逼迫项羽自刎乌江。

汉朝的建立、韩信功不可没,但最终韩信却被吕后所杀、还夷灭三族。

西汉初期,因功封王的有七个人,韩信为楚王。这些异姓诸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是汉朝大一统的隐患,也严重破坏了中央集权。

从国家统一的观点来看,如果不除掉异姓王,战祸就不会消除,人们就不可能休养生息。但刘邦在采用陈平之计抓住韩信后,只是将他贬为淮阴侯,失去了封国和兵权后的韩信威胁很小,刘邦也并没有立即杀掉韩信的意思。

韩信死于公元前196年,一年后刘邦去世。吕后趁着刘邦出兵讨伐陈豨的机会,迫不及待地以韩信谋反之名,和萧何设下圈套把他骗进未央宫,绑到钟室偷偷斩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2
刘邦杀韩信可以归结以下几个原因:
1,功高震主。韩信的功劳大家都知道,他被誉为刘邦开国的第一功臣武将。对于这样有威望的大将,刘邦当然非常害怕有一天谋反了怎么办,当时的大汉有那个将军能打得过韩信,因此韩信被杀就顺理成章了。

2,刘邦的小民意识。刘邦是贫苦出身,他对自己偶然得来的江山感觉不放心,总是怕在被别人抢走。因此在刘邦称帝以后就开始了诛杀功臣大将的阴谋,韩信只不过是刘邦阴谋中的一个小旗子,到了刘邦死的时候,异姓王基本都被杀光了。
3,韩信曾经是项羽的部下。韩信投过项羽,后来才转投的刘邦。刘邦称帝以后虽然感念韩信的功劳对他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但是刘邦始终还是担心韩信有一天会谋反,最终为了将来着想还是杀了韩信,以绝后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17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1�7。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1�7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作为“生死一知己”的萧何,对起兵反叛的英布尚且能从容对待,在刘邦面前为他网开一面,却为何如此对待韩信呢?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是这样解释的:因为汉高祖刘邦带兵在外,吕后在朝中把持政权,突然发生了紧急变故,萧何身为京城留守之任,所以不得不立即杀掉韩信,不像英布的事还处在似是而非的境地,可以从容谋划的。可见快刀斩乱麻,萧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15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他在设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时,曾经对在场的父亲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没有赖以生存的赚钱之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无赖”,即不会赚钱养家,许慎曰‘赖,利也’。“无赖”,即无利入於家也”),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不过在享受的同时他也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   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他先收拾的是韩信。在公元前201年,即高祖六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现在河南淮阳),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古人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刘邦将韩信押到了洛阳,但又没有明确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这使韩信怀恨在心。   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还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被斩于长乐宫钟室,留下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16

韩信在打仗方面很厉害,但是政治头脑缺乏,在帮助刘邦夺天下以后要求分封自己为诸侯王,刘邦怎么容忍这种功高震主的事情呢,所以对韩信一杀了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