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维新派“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

如题所述

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吗?

不正确。
"文化大革命"前,人们在肯定戊戌变法的进步性的同时,总要批评这次运动软弱、妥协、不彻底。在评论维新派人物时,总是特别赞扬其中的激进代表谭嗣同。崇尚激进是当时的普遍倾向。"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把这种倾向推向极端和荒谬的程度,对戊戌变法从根本上加以否定。80年代初,一些学者为了给戊戌变法恢复名誉,极力把戊戌变法说成与革命相仿或索性把它说成就是一场革命。这依然表现出崇尚激进的心态。近年来,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大力倡导一种相反的历史观。他们断言,平稳的、缓进的改良才是历史前进的唯一正确途径,而任何激进主义的行为都只能造成破坏。他们认为,不仅辛亥革命等所有革命运动都是应受谴责的激进主义行为,就连戊戌变法也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特别把谭嗣同当作激进主义的代表加以指责。这种反激进的观点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部分学者追逐的时尚。有的学者在舳年代中期还集中火恩格斯:《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

力批评维新派的"软弱性和两面性"、"对封建主义的妥协",近年来却转而集中火力批评维新派"急于求成",指责光绪帝"在一百零三天内,如疾风骤雨接连下了那么多道改革诏令,企图立竿见影,一步到位,完全不顾社会承受能力和各利益集团的反应。"结果是"欲速而不达"。似乎维新派和光绪帝的主要弱点不在于软弱、妥协,而在于过分激进,对守旧势力妥协得太不够。

历史实际究竟是怎样的呢?维新派政治改革的主要目标原本是实行君主立宪。但在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就决定暂时搁置开国会的主张而代之以"开制度局于宫中"。这一策略性的重大转变有多种原因,其中显然包括顾及"社会承受能力和各利益集团的反应"在内。开制度局是康有为精心设计的一个妥协性改革方案。当时,清中央的最高议政机构军机处和总理衙门都控制在西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包括顽固派和一部分洋务派)手中,维新势力不敢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开制度局于宫中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原有中央机构的前提下,另设一个由光绪皇帝直接控制的机构来筹划变法大事。这个方案关系变法全局,成为维新派和光绪帝力争实现的核心目标。光绪曾三次命令总理衙门(后又加上军机处)"妥议具奏",但都遭到坚决抵制。最后,光绪帝还是被迫退让,始终没有下诏设立制度局。维新势力在关系改革全局的核心问题上一退再退,而一些学者仍指责他们"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百日维新中是否在某些具体改革措施(如裁撤旧衙门等)方面做得急了一些呢?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在这方面过于强调,并在总体上指责改革"急于求成",企图"一步到位",则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批评改革"欲速而不达"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难道改革进行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就可以达到目的吗?这些学者也明明知道,当时,"守旧势力要远远大于维新势力","他们手握政权、兵权、财权,富有政治经验,擅王晓秋:《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再探讨》,参见李文海、孔祥吉编《戊戌变法》(中国史专题讨论丛书),巴蜀书社,1986年11月版,第311、310页。

王晓秋、尚小明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长阴谋诡计,全力以赴扼杀维新。"而维新势力"既没有基地,也没有兵权、财权",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连资产阶级、商人也很少关心支持他们","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了!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既然如此,难道维新势力把改革速度放慢一些,在方式方法上温和一些就能避免守旧势力的"反扑"和"扼杀"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要避免守旧势力的反扑和扼杀,除非充分"顾及"守旧势力的"承受能力"和他们的"反应",把改革限制在他们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这样一来,改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由资产阶级性质的全面改革变为地主阶级性质的枝节改革,戊戌维新实际上也就被放弃了。维新势力没有这样做,而是冒着被扼杀的风险,迎难而上。虽然他们不得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隐忍退让,但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奋力抗争,对守旧势力进行了一些反击,并宣布和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虽然维新运动最后仍不可避免地被守旧势力扼杀了,但这次改革毕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给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产和精神财产。不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甚至一些共产主义者就是从戊戌维新运动中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走上追求进步的道路的。维新势力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进行抗争,难免有时显得比较软弱,有时又显得比较急躁,在如实指出这些弱点时,"应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而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苛求于前人"。在分析守旧势力扼杀维新运动的原因时,应该强调这是他们的反动本性决定的,而不应不适当地强调维新势力"急于求成"的"过激"行为触怒了守旧势力,把守旧势力镇压维新运动的罪责部分地推到被镇压的维新势力身上。

(写于1999年)

王晓秋、尚小明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谈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期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苛求于前人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12页)这些话也应适用于戊戌时期的维新势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1
第一:该观点片面
简单点说吧
该观点仅看到了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不足,因为维新派缺乏执政经验,也确实实际操作的能力,仅仅想通过皇帝来变法,实现维新的目的,进而改造国家。
但实际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维新派自身不足
第一,虽然戊戌变法是效仿西方国家进行改革,但是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强大,所以不会支持戊戌变法。
第二,清政府内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是坚决反对戊戌变法的,因此变法从中央到地方,举步维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当时清政府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等顽固派手中,光绪皇帝不过是个空架子,维新派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顽固派以保证变法的实施,面对顽固派的反扑和镇压,维新派毫无反抗能力,这也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2个回答  2008-09-21
不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想不改变社会性质而单纯的改变其外表,利用没有实权的皇帝,即使做好了充实的准备也一样会失败。急于求“成”的成所代表的不过是失败的时间罢了,也就是说,戊戌变法的开始就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