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究竟是一种官职还是地位的象征呢?

如题所述

历朝历代都有宰相,只是有着不同的称谓罢了。宰相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皇帝,是皇帝的首席执政大臣,他拥有中央的部分决策权力和中央政策的大部分执行权力。如果,皇帝没在的情况下,宰相都可以独立处理朝廷中的所有大事。


那么,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般来说,宰相是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并非是一个实质性的官名。“宰相制度”始于春秋时期,结束于明朝,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后,形成了“内阁制度”。清承明制,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军机处都是宰相制度的演变。

真宰相指真正的宰相,他拥有实际权力,并以“了解政府事务”为特征。唐朝的三位省长,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他们掌握实权,所以,也被称为“真宰相”。据《旧唐书·戴胄传》记载:唐太宗曾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由此可见,尚书省在中枢行政机构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尚书省才是三省的实际执政者。

与此同时,名义上的宰相,是只有职位而没有实权的宰相,主要则是指:三师三公。三师,即:太师、太傅和太保三人;三公,即:太尉、司徒和司空三人;在《礼记》中对太师、太傅和太保的职能做了比较精确的阐释:“师者,导之教训”,就是传授知识;“傅者,傅其德义”,就是道德教化;“保者,保其身体”,就是承担一定的监护责任。


俗话说,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要想成为“三师”,就要承担教育天子的重任。“三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精深的文化素养。所以,古代的“三师”都是一等一的大儒。虽然,三师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也没有任何的行政工作,但是,历代儒生都以“三师”为自己人生的最高奋斗目标。

在中国历史上,“三公”是一个非常尊贵的官职组合,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早期,他们三位几乎瓜分了中央的所有权力,太尉出现在秦朝,而司徒和司空则出现在先秦时代。太尉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到了隋唐时期,“三公”就成了一个毫无实权的荣誉称号,就相当于朝廷中的“高级顾问”。


那么,历朝历代的宰相制度,又是怎么样的呢?

宰相起源于春秋时期,而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所有的诸侯国都设立了宰相之职。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称太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的时候,就是协助皇帝管理朝政的官员。到了周朝,太宰就开始执掌国政,也是掌管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际上,已经是官员的通称了。

相,本义是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于是,就产生了宰相的名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宰相最初被确立为官僚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从秦朝开始,朝廷就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设立:郡、郡、吏。此时,国家不再以宗法关系来统治,而是任命官僚来治理全国,而宰相也正式有了自己的官名“丞相”。

汉朝和秦朝在制度上非常的相似,只不过,宰相被称为“相国”,且拥有更高的地位,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期,一批儒士被任命为宰相,负责国家的日常行政事务,行政中心被移交给内院。宰相的权力逐渐转到尚书台的长官手中。到了东汉时期,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权归君主,协以内廷尚书,三公仅为备员。后来,大权又转移到外戚、宦官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