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秦始皇嬴政的功过?

如题所述

首先,嬴政虽然是秦国人,但却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这一切都是由于他的生父子楚被秦国派遣到赵国当作人质,由于秦赵两国一直仇视双方,所以子楚在赵国的生活遭遇非常不好,只不过还好有吕不韦这个商人看中了他身上的潜在价值,将自己所爱的赵姬转让给了子楚。而赵姬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正是因为如此,民间对于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开始存在了两种说法。

赢政在雍城登基后,他并不像他的生父嬴异人一样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相反他却是励精图治,起用名士李斯为相,并重用王翦,尉缭等人,积极寻求策略以图吞并东方六国。几经辗转特别是在消灭南方大国楚国之时,更是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帝王气质,他对大将王翦委以重任,几乎将全国的军队交由王翦来统率。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非凡的度量,才使得六国贤能之人皆愿为秦国效劳,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最终秦国数百年的基业传到他手上时迎来了崭新的光芒,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最终完成了这个宏大而又艰难的任务。

"惨无人道,嗜杀成性""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严刑峻法,性情暴虐"……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负面形象"爆棚"的暴君。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中国的统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一次性地流血牺牲平息了多年来各国之战频发的大,小战乱。因此在历史的功劳薄上,他的地位也是应当予以认可的。统一后他又主张要巩卫边疆,命令蒙恬北筑长城而防御匈奴入侵。

虽然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徭役百姓,导致长城脚下白骨累累,但从客观角度来说其历史价值与意义却是极其不一般的。他还征集囚徒修建占地面积堪称世界第一的阿房宫,可见这位始皇帝心思极大,一生致力于奇迹的创作。

他为了削弱六国文化传统,加强思想专制统治,便选择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书坑儒。而且为了削弱六国的军事力量,防止其人民叛乱,于是收天下之兵,溶铸而成十二铜人。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在位年间并没有册封过正式的皇后,他的生母赵姬与假宦官勾结私通,祸乱后宫,作风不正。他曾经深为其母的不当行为而感到愤怒与羞耻,这也许就是导致他一直没有册立皇后的一个原因吧!

他曾经以为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只要凭借崤山函谷关以及黄河这样的天然屏障,使得关中之地固若金汤,可以保万世子孙延续基业。可"坑灰未冷山东乱",从不读书的刘邦却依然打入关中,俘虏了秦朝最后一个帝王孺子婴,这应该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可能发生的事吧。

似乎在古代的几个胸怀壮志而又志未尽酬的帝王身上都有着一个共同而又独有的特点,那就是求寻长生不死之术。如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远征异域的成吉思汗都曾迷信世上有不死的长生久视之术。当然最早的依然还是要追溯到秦朝。在秦始皇晚年的时候,他也开始迷信神仙之术,妄求长生不死,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以偿,最后一次出巡时死在了途中一个名叫沙丘的地方。

那一年,四十九岁的嬴政合上了疲惫的双眼。马不停蹄的奔波忙碌结束了,宵衣旰食的工作结束了。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而非人本主义者。他不负祖宗,不负家国,不负时代,不负臣僚,却负了百姓,负了亲人。他的成长,始终贯穿着恐惧与不安,少有温情。他的内心,从未摆脱孤独。强烈的自尊心与认同感需求,让他萌生了无穷的功业欲望。

他虽然创下了史无前例的功绩,实现了华夏的大一统,但由他缔造的大秦帝国却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36年,不得不说是个短命的王朝。这也显示了他做人的失败之处,他成就了自己,却忘记了对后世子孙的培养。

他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弱化宗室,无视亲贵。信任战友而防范家人。这是他最大的失策和命门,恰恰被赵高和李斯,及年龄阅历上最没有威胁的公子胡亥所利用。他费劲心机维护的帝国,轰然坍塌的导火索,正是他始终不愿面对的接班人问题。结果,他的子女后来被尽数屠戮。

当人们提及秦始皇的时候,只谈"焚书坑儒",只谈"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显然对这位伟大的帝王缺乏公平,在我看来,他对中华文明的功绩,远远不是他那些(史书所载的)过错所可以企及的——在之前,曾经与一些友人谈及过,中华文明应当如何走出"西方中心论"式话语权的影响,重塑民族自信,想来,对于这位伟大帝王的评价,或许会是异常重要的一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争论两千多年了!没有结果!
第2个回答  2021-01-03
历史早已定论有人翻案
第3个回答  2020-12-28
我认为秦始皇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既能统一六国,而且还为中国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
第4个回答  2020-12-28
秦始皇的功是大于过的,他统一了江山,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