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发展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体诗(或“古风”):该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 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有两种,一种是“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则是“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8
古体指近体以前的各种诗体总成,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押韵外,平仄不拘。
近体指齐梁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有平仄要求的诗体,格律要求严谨。现在一般指律诗、绝句、词、曲等。
继承和发展,由诗经的四言为主,发展到五言、七言占主导地位。继承了字数统一、押韵、等基本要求,并发展成要求平仄格律的诗歌。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