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诗词里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如题所述

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出处】《於潜僧绿筠轩》——宋代: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译文】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扩展资料

1、《於潜僧绿筠轩》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2、《於潜僧绿筠轩》鉴赏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

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这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称。 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超凡绝尘处有如天上的谪仙,而天真朴拙处又像一个村夫。有那种贵族式的尊贵骄气。
竹,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情操相契合。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这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吻合,自然而然地被引入社会伦理范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情操的写照,也是中国文化深深浸透竹的印痕之原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04
出自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其实这句话非常通俗易懂,人们天生对竹子有好感,认为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不肯折腰,竹子在植物中被称为君子,所以宁可吃的饭里面没有肉,也不能在生活中缺少了应有的气节,人争一口气,所以人活着应该有骨气。尤其过去的人更看重人的气节。很多民族英雄就是宁愿英勇牺牲,也不要丢掉自己民族应有的气节。
第3个回答  2015-05-08
竹子象征着高洁,高雅的品格和情趣。而肉相对而言是俗人的代表
第4个回答  2015-05-08
这就是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的表现。安闲清幽的生活比大鱼大肉更安逸。不一定非得是竹,林和靖偏爱梅,陶渊明偏爱菊,周敦颐独爱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