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你家乡的年味美食,特色风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1-22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内蒙古,一说起内蒙古我相信大家脑子里最先浮现的8个字就是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作文一个内蒙古人,很开心能够为你介绍一下内蒙古的美食、风俗!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内蒙古吧!




一.   内蒙古介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北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这个区域,像是一只矫健的雄鹰,展翅高飞,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策马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这个区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接邻八个省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内蒙古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共计12个盟市。



这里有一个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详细介绍,各位感兴趣的可以点开看一下,讲解方式丰富有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h411r7MY?share_source=copy_web!

 

正因为内蒙地域辽阔的原因,造就了内蒙古的多样化饮食!

 

二:“舌尖上的内蒙古”




如果你来过内蒙古,最先感受到的一定就是内蒙古人的身高啦!


据《内蒙古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统计,内蒙古男孩平均身高以174.58米,在全国各省份里排名第五名。

平时在大街上,可以说1.8的小伙子随处可见。为什么内蒙人长得这么高呢?这当然和我们内蒙古的饮食结构与饮食结构密不可分啦!

内蒙古的特色美食可是不少,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以美食的视角打开舌尖上的内蒙古!

1.来内蒙古必吃之烧麦


看了图片上香气喷喷的烧麦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呢?

 

    烧麦的来历:烧麦一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明末清初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归化城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包包子、卖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为增加收入今后娶媳妇,弟弟在包子上炉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卖的钱积攒起来,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后来名称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烧麦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烧麦的特色:最早的烧麦来自呼和浩特的羊肉大葱烧麦,可以说是烧麦的祖宗了。用薄如纸张的面皮包裹着鲜美的馅料,外表蓬松如花,美的婉约,“内心”却又如它的内蒙古血统一般,实诚得很!皮薄馅多,咬上一口,浓郁荤香的肉汁在口腔里乱串,令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啊!

    如果大家想品尝内蒙古的烧麦,建议大家到呼和浩特回民街的德顺源烧麦店!

    另:我们的烧麦也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哦,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观看一下。

    2.来内蒙古必吃之烤全羊: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烤全羊的来历:据传,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人民已经开始用火来烧拷整只野兽,草原特殊的游牧生活方式,使这种食用方法延续至今。烤全羊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名贵美食。

    内蒙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者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

    烤全羊的特色:内蒙烤全羊皆选自精品羊肉,外焦里嫩,皮脆肉滑,色泽金黄,吃起来不腥不膻,入口化渣,唇齿留香!

    开羊仪式: 吃正宗的烤全羊,必须要体验一下隆重的开羊仪式。敬酒、献哈达、呼麦三个环节处处体现蒙古文化与蒙古风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8月8日,“亚洲飞人”苏炳添东京奥运会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就是内蒙古!看到这个采访的第二天,内蒙古文化旅游厅就向苏炳添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国庆期间,苏炳添在来自内蒙的国家队成员吴智强带领下,与谢震业、陆敏佳等人一路开车前往大草原游玩,他们到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热情的人们送上哈达和歌舞表演,欢迎这些田径健儿们的到来。苏炳添还穿上了蒙古族特有的服装,与众人一起品尝内蒙特色名菜烤全羊。

    图为苏炳添正在品尝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的烤全羊。

    所以来内蒙古第二道必尝的美食就是烤全羊,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肉类爱好者最爱吃的!

    3:来内蒙古必吃之奶制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内蒙古可以说是奶制品爱好者的天堂啦!鲜牛奶、卷奶皮子、奶酪疙瘩、奶豆腐、炒酸奶、奶酪干、奶皮子……众多奶制品让人垂涎欲滴!

    奶皮子:蒙语称“查干伊德”,“乌如木”、“乌日莫”。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把马、羊、牛和骆驼鲜乳倒入锅中,微火烘煮并且不断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最上面一层形成的奶泡静置一段时间,就变成了奶皮!奶皮纯黄夹白,入口奶味十足,营养丰富,不仅可以日常食用,更是逢年过节、探望亲人的礼品之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奶酪:俗称“酪蛋子”。将分离出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熬煮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状,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可以补充蛋白质、钙。

    奶酪条、奶酪块、奶酪干也是我最爱吃的,可以说是家中常备小零食,像平时追剧的时候可以边吃边看。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奶酪具有保护眼睛、预防便秘的功效哦,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鲜卷奶皮子:看它的外表,色彩鲜艳的很好看吧!吃起来也很不错,有一种蛋糕、冰激凌、奶酪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感觉,冰冰凉的奶皮配上各种馅,香滑细腻,奶香十足,总的来说就是颜值与实力兼具!

    味道也有很多种,比如蔓越莓、葡萄干、山楂、芒果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奶片:奶片应该大部人人都吃过吧!它属于最早一批商品化的奶食,很多内蒙以外的朋友们提起内蒙的奶制品最先想起来的就是奶片啦!

    圆圆的一小片,携带方便,咬一口下去奶香浓郁、细腻顺滑。口味也众多,椰香味、酸奶味、酸奶味以及众多的水果味,总有一款是你喜爱的! 像我最爱吃的就是袋装的多重口味混合在一起的奶片,可以一次尝多个口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游牧民族的常见奶制食品之一,是用牛奶、羊奶、马奶等凝固、发酵而成。因为形状长得很像豆腐,所以大家称之为奶豆腐。吃起来味道酸甜可口、奶香四溢、乳香浓郁。当然,也有很多第一次品尝的人不能接受奶豆腐的味道,觉得太酸了,所以现在也有加甜的奶豆腐,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哦!

    食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吃或者冲泡在奶茶中,也可以用来做菜,比如拔丝奶豆腐、杏仁奶豆腐等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还有很多奶制品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从网上直接购买,马上要过年了,这些小零食太适合招待客人了,是年货首位之选。相信品尝后的你绝对会惊艳于它的美味的!

    4. 来内蒙古必吃之涮羊肉: 说起涮羊肉我可就激动啦,像我家平均每月吃两次涮羊肉,和朋友出去聚餐的时候我也经常会选择品尝各个品牌的涮羊肉!

    那么,内蒙古的涮羊肉都有什么魅力让我们如此沉迷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首先就是选材了,内蒙涮羊肉主吃羊肉。羊肉一定要品尝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鲜羊肉,呼伦贝尔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这话可是一点不夸张。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喝的水干净无污染,所以羊肉的肉质都很棒!有些大店甚至还有专供自家的一片牧场,牛羊肉全部自己养殖、自己配送。点菜的时候,你也可以选择单点各个部位的羊肉,吃起来肉质鲜嫩,口感鲜香,肥瘦相间,却没有肥腻的感觉,让人吃不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其次就是锅底,每家都有自制的锅底、独特的配方,从而各家口味吃起来都不一样。

    锅底也有很多口味,比如传统、番茄、菌汤、香辣等等,如果想吃多种口味的,你可以选择吃鸳鸯锅或者四公格式火锅。有些火锅爱好者,甚至会把汤装到水杯里直接饮用,可见这汤有多鲜香啦!

    最后,酱料也非常重要。如果说重庆火锅吃的是油料,而内蒙古涮羊肉的主要调料就是芝麻酱!每家店调制出来的芝麻酱口感都不一样,还要添加一些辅料,比如糖蒜、醋、香菜、葱花等等!每家店各具风采。即将年关,哪家不想在这么寒冷的天一家团聚在一起吃顿鲜美的涮羊肉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内蒙涮羊肉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羊肉性温,冬天常吃羊肉,不仅可以抵御寒冷,还能保护肠胃,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营养丰富,对人体的肺、腰、膝都有好处。所以不管是从味道还是营养价值来看,它都值得人们的喜爱!

    所以大家来内蒙的话,一定要多多品尝几次涮羊肉呀,只有在内蒙吃到的羊肉才是最正宗的!

    5.来内蒙古必喝之奶茶:有谁不想在早上来一杯香喷喷、热乎乎的蒙古奶茶呢?蒙古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 ,流行于蒙古族的一种奶制品。由特殊的砖茶煮成,加上些许盐,带有咸味。喝此种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习俗。除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如果有客人到家的话,热情好客的主人也会先奉上一杯热乎乎的蒙古奶茶招待客人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现在市面上的奶茶口味基本都是加糖,口感偏甜腻,但是大家有没有尝试过蒙古咸奶茶呢?是不是还疑惑咸的能好喝吗?但只要你喝过一次就会打消你的疑问的。盐这种调味品,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激发味道”,在奶茶里加盐,实际上更能激发茶与奶的香味。不少人喝了蒙古奶茶就爱上咸奶茶啦!

    此外,茶饮的一个重要功能——去腥解腻。相比较而言,甜奶茶本身就甜腻,喝了不仅不解腻还让人更有饱腹感。所以蒙古咸奶茶相比更让人喝不腻。

    蒙古咸奶茶对我们来说更多是一种文化习惯,我们在喝奶茶的同时,也品尝着蒙古黄金家族的文化!

    所以如果屏幕前的你有机会来内蒙古,一定要来品尝我们的咸奶茶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然,你也可以从网上买速溶的奶茶包自行冲泡,味道也是一绝的!

    如果擅长做饭的话,你可可以自己制作蒙古奶茶哟!下面是我咨询我的一个蒙古族朋友要来的正宗蒙古咸奶茶的制作方法:先煮砖茶,砖茶用纱布包好,煮20-40分钟(根据个人喜好,时间越久差越浓)捞出茶包,加入牛奶,水和牛奶没有比例,牛奶越多口感越浓厚(个人建议不要太多牛奶,因为后续还要加奶制品)加入牛奶和少许的黄油继续煮,煮至沸腾转小火,反复煮沸三到四次,加入奶皮子和奶豆腐继续煮,煮至沸腾后加一丢丢盐,再加入炒米就可以关火(喜欢吃炒米软一点的可以多泡一会)。

    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的方法自制奶茶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马奶酒:蒙语称“阿日里”,由马奶制成,是蒙古族传统的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悠久。闻起来奶香味很重,喝着又是白酒的味道,喝完嘴里都是奶味,口感醇香而微酸。酒精度数很低,在2度左右,奶酒有害杂质少,负作用小,人体耐受程度高,即使是不会喝酒的人喝上一点也无妨,男女老少皆可饮用,它还有养颜、排毒、暖胃的作用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会唱起敬酒歌,将这一杯酒献给客人,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以上五道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内蒙古特色美食。内蒙古是一个拥有奇特风光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特色风俗也是不少,下面来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内蒙古的特色风俗吧!

    三.  内蒙古的特色风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草原盛会----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表示游艺、联欢的意思,它源于七百年前,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七八月正是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季节,一般为期五天。

    那达幕之日,有激动人心的赛马、摔跤、射箭、下蒙古旗等比赛,充分展现出我们草原儿女的勇敢与激情,你将在这里深刻体会到什么是“马背上的民族”。还有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也会有一些体育项目比如篮球、田径、拔河等等。那达慕大会,已经逐渐演变成体育、文化、经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草原盛会,越来越被国内外的游客所喜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草原篝火:到了夜晚,就会举行热闹的那达慕篝火晚会,篝火晚会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方式,篝火代表了草原人民的热情与奔放。

    晚会上聚集了上千名游客大家手牵手,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尽情的唱歌、跳舞,虽然我们都来自天南海北,可此刻看着彼此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又感到如此的温暖!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那达慕大会可不只在夏天举办,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很多地方也会举办“冰雪那达慕大会”,比如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即使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也有不少游客前去共襄盛举。虽然天寒地冻,可众人内心像是有一团火一般正在热烈的燃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大会上不仅仅有夏季的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还增添了很多雪上项目,比如风驰电掣的雪地摩托、雪地足球赛、雪地赛车、雪地汽车越野,游客也可以参加,体验蒙古人的快乐生活,如果你是南方人就更不要错过这样一个好好玩雪的机会啦!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遗憾的错过了夏季的那达慕大会,那冬季的可千万不要错过哦,相信这次大会绝对会给你留下美好的记忆的!

    2.献哈达:哈达是蒙古和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人们纯净的心灵与纯朴的情感具体的物化。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献哈达表示草原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与祝贺。颜色大部分为白色,蓝色,还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

    哈达以白色居多,蒙古族认为白色象征着吉祥、美好,将一年的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查干”即为白色,代表新的一年的开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是不是很多人以为接哈达之后要将它挂在脖子上?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不礼貌的动作,正确接哈达的方式应该是躬身双手接哈达表达敬意,然后把哈达搭到小臂上,郑重的叠好放入包内,或者揣入怀中,回去放在干净的高处。在草原上,常常看见献哈达时,主人双手捧着哈达,口中吟诵吉祥的祝词或唱着祝福的歌献上哈达,气氛十分祥和。

    3.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追溯“祭敖包”的渊源,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东胡开始,就有祭天之俗。

    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 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 求神降福,保佑风调雨顺,希望迎来牧业丰收的一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中旬至七八月举行。祭祀大会有一天到三天的规模,牧民们会穿着民族服饰前往参加。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敖包相会:“十五的月亮升上天空哟,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呀……”《敖包相会》这首经典草原歌曲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是电影《草原上 人们》的主题曲,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其实如果没有《敖包相会》这首经典歌曲,敖包也不会与爱情沾上边,因为蒙古人到敖包相会主要是祭敖包。如今,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情歌《敖包相会》,使蒙古族祭敖包民俗已经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现在,这首火遍海内外的《敖包相会》,成为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首赞歌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

    在传统的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会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草原儿女的勇敢、豪迈与能歌善舞。年轻的小姑娘与小伙子围着敖包嬉戏玩闹、互诉衷情,热烈而奔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安代舞:安代舞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了三百年的历史长河,逐渐演变为如今的科尔沁文化的标识,被誉为蒙古族第一舞,可以说是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

    安代舞于元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舞蹈包含了人们祈求神灵庇护、消灾避难的美好心愿。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呼麦——响彻蒙古草原的天籁之声:呼麦产生于山林狩猎文化,是蒙古高原的先民们与自然对话的交流方式,是游牧民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喉音歌唱方式,被称为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呼麦是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能够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是不是很神奇?  呼麦由一个基音和许多泛音组成,基音依靠胸腔和喉咙的共吗,泛音的变换依靠舌头的位移和口腔形状的变化。特殊的发音方式使得这种唱法可以同时表达出低声嘶吼质地和缥缈悠扬质地,“ 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呼麦,已有千年历史,它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宇宙、万物的哲学思考与体悟。呼麦在中国各民族民歌里,从独特性还是艺术性上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内蒙古,让我们为你演奏一曲,带你感受独特的呼麦文化!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好啦,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总结出来的内蒙古特色美食及风俗啦! 欢迎各位同学有机会可以来到我的家乡内蒙古,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饱览雄浑壮美的草原、山川、大漠,也能体验到浓郁的蒙古族风情,更能吃到让你长胖好几斤的美食哟!相信我,这一定是一个让你流连忘返的地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2个回答  2022-01-19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新年了,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对过年有所盼望。每逢过年,人们吃上美味的食物,感受一下特色风俗,有着洋溢的气氛,下面由我来讲讲吧。

思维导图


一、介绍家乡

我家乡在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接广州市,西南接江门市,北接清远市、肇庆市、云浮市,是珠三角的腹地佛山市由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这五个区域组成,人口多,城市比较发达,是一个新一线城市。人口接近950万人,主要方言是粤语、普通话。

佛山市

佛山有广府文化,例如:陶瓷、秋色、剪纸等,景点有欢乐海岸PLUS、千灯湖、岭南天地等,气候宜人,相对温和,平均气温在23摄氏度,被称为“鱼米之乡”。西江、北江贯穿佛山全境。


二、年味美食

    广式腊味

“秋风起,吃腊味”。佛山人喜欢吃广式腊味,采用的是瘦肉,切成丁,加香肠调料,灌入肠衣,在干燥的环境下晾晒,大约20天后,就可以吃了。广式腊味占全国市场的二分之一,用来做广式煲仔饭,看起来色泽明亮,吃起来咸中带甜,鲜嫩可口

    煎堆

“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使用面粉、鸡蛋、熟猪油混合制作,用圆形模具把酥角皮切出,出炉色泽金黄,圆鼓鼓的,体积比原来膨胀了很多倍,建议放几天后才能吃。吃起来又软又糯,香脆有嚼劲。 

    油角

又称角仔,是一种圆形面皮,甜味里面有花生碎和白糖,而咸味里面有猪肉,绿豆,粉葛,制作油角时使用面粉,鸡蛋还有猪油做成角皮,把面团碾成薄片,用铁皮做成角仔皮模具,制作成一个个圆形角仔皮。油角就像钱包,寓意来年富富足足。咬下去角皮松脆,吃了还想再吃一个。

    汤圆

正月十五,适合一家人齐齐整整吃汤圆,寓意是团团圆圆。冬至吃了到了元宵节也吃,使用沸水下锅,转中小火,加入少量冷水,直到煮熟。我最喜欢吃的是花生汤圆,白色的外表,里面有花生松脆的味道。黑芝麻汤圆吃的话头发会变黑,学生不用担心白头了。 


三、特色风俗

    大扫除

大年二十八了,家里都要搞一次大扫除,寓意是扫去一整年的霉气。在打扫卫生时,地面都要干干净净,摆放的东西要整整齐齐,连一粒灰尘都不能放过。过年很多客人来访,目的是让客人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做客。

    贴春联

每到大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新春联,寓意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在佛山,临近过年时,禅城区快子路都快变成春联街了。快子的意思是快点生子,结婚婚车必经之路。两边摆放着春联,一些书法家拿起笔来在红色的纸上写上对联,吸引人们驻足观看,甚至购买回家贴上。贴上福字,寓意是福到了

    吃年夜饭

每到除夕夜,晚上一家人围在桌吃年夜饭。年夜饭有鸡、鱼、猪肉、发菜、丸子、鲜虾等。所谓说“无鸡不成宴”,家里来了亲戚朋友,一定要亲自杀鸡给客人吃,没有杀鸡就是招待不周;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吃鱼会让脑子变聪明;猪肉用的是猪舍,在佛山叫“猪利”,意思是大吉大利;发菜谐音是发财,意思是发财就手;丸子一般形状是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鲜虾的虾跟粤语的“哈”同音,意思是来年要开心,哈哈笑。 

    守岁

古时候有个怪物叫“祟”,每到除夕晚上,它就会捣乱。只要人们点灯,它就不回来了,于是守岁就这样产生了。晚上陪家里人一起看春晚,陪伴到凌晨零点。零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响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全家人见证过年的时刻。 

    拜年

大年初一要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跟长辈说声新年的祝福,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一般是5元-100元不等,穿上新衣服,来客人时说声问好,但是千万不要去剪发,不要去动扫帚,因为霉气还会回来。

    行通济

禅城区有个景点叫通济桥,有一句话说过“行通济,冇闭翳”,行的意思是走,冇的意思是无,闭翳的意思是不安,走通济桥心情变好,没有不安。往来人们络绎不绝,前往通济桥打卡。由于yi情,线下活动取消了,只能线上举行。线上可以看见3D场景、和家里人拍照,只需要拿起手机,仿佛走进通济桥,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 


四、写在后面

欢迎大家来到佛山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过年的风俗。即将过去牛气冲天的牛年,准备迎来虎虎生威的虎年,牛年的遗憾不要带到虎年来,我这边提前给大家拜年,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哦。

佛山科学馆

第3个回答  2022-01-23

宁静致远,都和民安,这是我家乡宁都州的名称来源,被寄予人民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宁都县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北部,其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位。宁都历史悠久,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属纯客家县,被誉为客家祖地,除此之外还有“文乡诗国”、“苏区摇篮”、“赣南粮仓”、“赣江源”的美称。

宁都的文化璀璨不已,令人生叹,众多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相碰撞,酝酿出了独属于宁都的民风民俗。而本篇文章,则是要着重介绍宁都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

新年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美食的盛宴,是当地最精细而富有人文情怀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是我心中的“舌尖上的宁都年味”。

1、宁都肉丸

从大年三十开始到元宵,无论是居家团圆,还是走亲访友,要数日日都能在餐桌上看到的菜式,那非宁都肉丸莫属。宁都肉丸,一定是每一位宁都人记忆最深处的味道。

“宁都肉丸”方言为“肉撮”,肉丸有两种,一种是猪肉和薯粉做的猪肉丸,另一种是鱼肉和薯粉做的鱼肉丸,一般吃得比较多的是猪肉丸,这是宁都美食的重要标签,也是宁都州人每一代人的重要记忆,承载着的是对人生的祝愿和祈福。无论是什么重要节日、重要酒席,在餐桌上必定能看到肉丸的身影。几乎可以说,是否有肉丸的宴席,能直接让人判断出这是否是宁都人的酒席。它的吃法也非常具有多样化和包容性,烹炒煎炸,宁都肉丸都能用它圆润的身体容纳住不同的美味佳肴。

宁都肉丸

炒肉丸片

宁都不能没有小肉丸,就像南昌不能没有拌粉,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已然成为了信仰的存在。宁都的早餐店里必定有小肉丸,每天早上来一碗小肉丸,可以就汤吃清淡的,品味纯肉的鲜味,也可以和酱油辣椒一起共舞,直接又是一次多巴胺的刺激。

宁都拌小肉丸

清汤小肉丸

辣汤小肉丸

2、宁都三杯鸡

宁都的新年,离不开鸡鸭肉,在大年三十,用鸡鸭祭祀的重要传统一直延续着,这是对先人的感激和敬畏,我们一直相信,只有对万物,对过去时常保持着感激和敬畏之心,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加积极地向前。而对于祭祀以后的鸡鸭处理,一是煲汤,成为重要的年汤,二是炒菜,则很有可能便是“宁都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是赣菜的一道经典之作,在宁都已有数百年制作历史。

“三杯鸡”顾名思义调料就是“三杯”,一杯米酒,一杯猪油或香油,一杯酱油,并且正宗的“宁都三杯鸡”用的鸡肉是“宁都黄鸡”,是个体小但肉质鲜美的种类,除此之外不需要其他的调料,在烹制是也不放汤水。成菜色泽酱红,肉香味浓,色香味俱全。

宁都黄鸡

“宁都三杯鸡”承载了众多荣誉。“三杯鸡”发源于江西省,后来流传到台湾省,并最终也成为了台菜的重要代表性菜品。在2008年“宁都三杯鸡”更是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主菜单,2018年,“三杯鸡”被评为赣菜十大经典名菜之首,也成为了江西非遗美食。

“宁都三杯鸡”的荣誉也不止这些,它还有着历史文化渊源。相传在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期间,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狱卒老乡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她把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宁都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

三杯鸡

我每次品味这道菜时,也仿佛总能感受到文天祥那股爱国热血和亡国遗憾。

3、客家黄粸

黄粸或许许多人未曾吃过,不过从字面上也大概知道,这是一种黄色的米糕类的食物。许多地方农历新年都要做年糕,也可以说黄粸就是我们那的年糕吧。

做正宗的黄粸,有两个很关键的东西,一个是专用的米,叫大禾米,这也算是一种特产;另一个是一种叫板叉的植物。

大禾米一年一种,产量也较低,但正是因其稀少,反而显得珍贵。而黄板叉是一种天然碱性兼染料植物,能够让蒸熟的大禾米色泽金黄,莹润如玉,清香四溢。需要的是将黄元柴烧成灰保存,要用时取适量灰,加水浸泡,再过滤,然后用这个水浸泡大米三天,米已泡涨呈黄色即可上蒸了。

蒸米

打黄粸通常是邻里间互相帮忙,热闹又省事。蒸好的大禾米饭,由木甑转移到来石臼旁,各位打击手严阵以待,围着石臼,依次轮番用力舂打,口里嘿呵嘿喊着号子,好不热闹欢快。

打黄粸

每年农村里都会进行制作黄粸,而农村里的人情关系,也会在这一次次互送表里中维系着。小时候,不知吃过多少邻里八舍表送的黄粸。这是独属于我们的一份记忆和感情,互相关照,欢声笑语,那是黄粸带给我们的一种情感价值。

食物的意义是由人们赋予的,各类年味美食只有在特定的年俗之下,才更显示出其中的情怀。宁都的年俗文化是传统的,是独特的,是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的,这样的年俗令人着迷、令人敬畏。以下介绍着我心中的的传统宁都民俗。

1、初一祭祀

正月初一,在宁都的习俗中,几乎是将这一天的早晨留给了先辈。大家都会早起准备好物品,携家带口地去祠堂祭拜祖先,虽然我同行人不一定相互间都认识,但知道他们跟我一个姓,大家在那里聊天打爆竹,年味氛围很好。每家每户都会把部分年货一起供奉在一个公共的供台上,仪式结束后大家热热闹闹地互相分享供果,这种分享传统是年味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了。

2、舞龙灯

舞龙灯象征着新年一年吉祥好运等等,农村会组织着戏班子来舞龙灯,很是热闹,每天晚上都会有众多人围着一起欢乐一起闹,直到过完元宵才慢慢退场。

3、半班采茶戏

半班采茶戏,这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一个类别,是属于客家人的一种戏目。一方简陋的搭台,却能吸引全年龄段的人去观赏,就如同鲁迅笔下的“社戏”和“庙会”,半班戏也伴随着许多人的一生,这也是我青春的一部分。简单的舞台,朴实的道具,标准的戏妆,永远都有人抢不到座位而不得不站着看,而一看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是半班戏的魅力,是人们的一大精神欢乐。出来绝妙的半班戏台子,围绕着舞台而临时摆放的各种小吃摊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起唠嗑,一起赏戏,小朋友们眼神来回穿梭于舞台和小吃摊,也是独特的风景线。

采茶戏

宁都不过一座小城,但孕育出了众多独特的文化风俗,作为土生土长的宁都人,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我只有感觉到自豪之情,这会是我独特的记忆、独特的青春。即使以后也许远离家乡,但这份年味,这份独特的宁都民俗会一直伴随着我,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够找到这样的宝藏,感受不同的文化民俗,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包罗万象。

第4个回答  2022-01-23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知不觉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作为大学生的我,长期待在学校,对家乡也是越来越想念,难得等到放寒假,这个寒假,一如既往地对过年满怀期望。毕竟过年可是有很多有趣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吸引着我呢~接下来让我带你们来了解我的家乡(江西省宜春市)有哪些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吧!

文章总览图



我的家乡是在江西省宜春市,一座充满活力人间烟火的城市。宜春市是坐落在江西省的正西方向。不大不小的一座城市,这里四季分明,这里景色宜人,近年来,宜春也在向旅游城市发展,并且值得高兴的是,宜春早在2004年前后先后获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宜春也是一座文明古城,就说我经常能见到的袁州谯楼,它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不仅仅如此,宜春也有月亮文化和禅宗文化,也有大量的非遗文化。总之,对于自己的家乡,我永远热爱,并且觉得能生活在这个城市是非常幸福的。

江西宜春

对我的家乡有了大概的了解后,那我们就来聊聊我家乡的年味美食

年味美食总览


扎粉

推荐指数:★★★★★

说到扎粉,它是宜春最有名的美食,基本上过年都会出现在餐桌上。云南有过桥米线,广西有桂林米粉,而我的家乡宜春就是盛产扎粉。别看它的名字简单,但是它的味道却是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它历史悠久,手工的扎粉生产可上溯至明朝。首先说起它的来源,其实很简单,因为南方是鱼米之乡,而宜春就是南方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在过年的时候把剩余的米做成米粉的习惯,然后再将这些米粉做成扎粉。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以其繁琐的百年传统工艺精制成一摞一摞干的米粉,晒干后的米粉捆扎成一扎扎,故称扎粉。一般我们喜欢把它做成小吃,加上鸡蛋,小白菜,葱花,香菜等配菜,让这道菜的味道更加可口。它主要是有独特的韧性和香味,并且油而不腻,可以选择清汤或者爆炒,每种口味都值得一试。而我自己家里每年过年也会购买一些扎粉,一般可以选择用来做早餐或者作为平时的菜肴,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吃扎粉,尤其喜欢吃香辣口味。有喜欢的朋友一定要试试。

扎粉


松花皮蛋

推荐指数:★★★★

说到皮蛋,有人可能会说,到处都能买到,这有什么好吃的?那么我想告诉大家,宜春的松花皮蛋是真的yyds!这道美食也是上了年纪了,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生产,而且颇受皇家人士喜欢。它的来源也是一个偶然,最初是在明代的一个小茶馆,几只鸭子在炉灰中下的蛋,被茶馆老板剥开发展它香味扑鼻,外表煞是好看,晶莹剔透,外表有几朵白色的雪花的图案。他吃了过后发现口感极好,鲜香透凉之余,清新不腻,于是才进行研究制作。它是采用精心挑选的鸭蛋进行腌制的,利用了草木灰等天然的灰进行腌制。它不仅仅外表好看,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可以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但是不能食用过度,尤其是儿童,因为它含有少量的铅。它的烹饪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用来做皮蛋瘦肉粥,可以用来凉拌,也可以用来做皮蛋豆腐。总之,我个人来说觉得它口感极好,食用的时候有种凉凉的口感,入口爽滑。颇有意思的事情,它曾经也有过“绯闻”,曾经被不被美国CNN看好,但是作为国人,吃过了基本都会喜欢。

松花皮蛋

慈化鸡

 推荐指数:★★★★

过年难免会有大鱼大肉,这里便有一道主菜叫作慈化鸡。这道菜最早起源于江西宜春的慈化镇,故起名为“慈化鸡”。这道菜不是用普通的鸡肉制作的,而是采用当地的气候生长的,没有吃过饲料的鸡制作的,而且需要加上当地的人制作而成的独特的配料烹饪而成,所以口感也是独特的,鸡肉鲜美可口,特别的嫩,而且鸡肉多汁,配合着特殊的配料,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鸡肉混着汤汁,麻和辣交织在一起,如潮如海,入口便肆意地入侵舌尖,独特的香料伴着小火慢煮,层层深入鸡肉深处,丝丝缕缕都浸透着香气,可谓是入味十足。而且汤也格外的鲜美,用汤来泡饭也是不错的选择。以前和家人去亲戚家有幸吃过一次,这道菜也是当地作为特色招待贵客准备的,也是过年必备的一道佳肴。有了这道菜,才真是大吉(鸡)大利呀。

慈化鸡

高安腐竹

推荐指数:★★★★★

腐竹,想必大家都有了解过,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高安腐竹。当然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产自高安,确实,不过我们过年都会买一些回家为过年做准备。可别小瞧这道高安腐竹,它可是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名菜。这个高安腐竹和别的地方的腐竹有一定的区别,高安腐竹外表金黄,韧性好,所以不容易煮断,它的口味纯正,豆香浓厚。不仅仅如此,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所以营养价值很高。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它特别下饭,每年家里做了这道菜,我都能为此多吃一碗饭。

高安腐竹

冻米糖

推荐指数:★★★★★

我觉得这个年货是我最爱吃的美食了!冻米糖又名小切,主要产地是江西宜春的丰城。冻米糖也有个有趣的故事:以前军人行军打仗,为了方便把糯米饭晾干,用糖黏合,切成小块,这是为了方便携带,因此有了“小切”的名字。它的外表是白色的,肉眼可以看出来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吃起来香脆可口,有点像爆米花的口感,而且它也是淡淡的甜味,入口即化,所以说老少皆宜。据说在清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1756年),曾经乾隆下江南,途经丰城县城“胡记点心店”品尝丰城冻米糖,连声称赞“香、甜、酥、脆”。从此冻米糖成为皇室贡品。可想而知,冻米糖的美味非同寻常。就我个人而言,冻米糖更像是过年必备的小点心,我家里年年都会购买冻米糖,而我是吃得最多的那一个,因为它真的绝绝子!有机会来到我家乡游览的话一定要带一包正宗的丰城冻米糖回家,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冻米糖

嗦螺

推荐指数:★★★★★

这道美食是我家乡的特色美食,过年也会准备,但是一般是作为夜宵。嗦螺,顾名思义,是螺丝,一般是采用田间的田螺,因为田间的田螺基本没有什么污染,比较纯天然,制作出来的嗦螺肉质鲜美,口感地道。田螺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它们清洗干净,因为它里面是有细菌的。一般来说,大家都喜欢制作成香辣口味,三分辣两分油还有一分香甜,端出来这道菜后,看到这道菜都会不自觉的流口水。我们当地人一般都喜欢把它当成夜宵吃,晚上制作一碗嗦螺,一堆人聊聊天,吃着这道美食,特别舒适。吃嗦螺可以选择用牙签扎出来里面的田螺肉,当然,还有一个爽快的吃法,就是直接嗦出里面的肉,一口嗦下去,撕扯出浓郁香味的新鲜田螺肉,伴随着炙热的麻辣的双重刺激,感觉味蕾都在跳舞!就我个人亲自体验,建议还是用牙签比较好,因为嗦久了真的腮帮子疼。不得不说,这道特色美食如果过年不准备的话真是一个遗憾啊。

嗦螺


米粉肉

推荐指数:★★★★

喜欢吃肉的小伙伴们,可以了解一下这道米粉肉。这道美食的主要特点是:色泽红亮、肉质酥烂、米粉糯软、辣香适口、味道鲜美。一般是采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片以后裹上米粉,然后进行晾晒,之后蒸一下,再根据自己口味调料,这样一道美味的米粉肉就出炉了。我家里面我妈妈很喜欢吃这道菜,于是乎,她就学会了怎么制作米粉肉,以前看过她的制作过程,觉得还是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这道菜的味道确实不错,高兴趣的朋友当然值得一试。

米粉肉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七种我家乡的年味美食,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吃货),我推荐的美食都深入我心,我也特别期待早点过年,让它们齐全的出现在我的餐桌上。等待着等待着,那一道道美食的出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传承的同时,也会出现各种风俗。风俗都是一种家乡的情怀,同时也传播着家乡的文化。

特色风俗总览


踩高跷

有趣指数:★★★

这是一项传统的艺术,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可能很少接触,但是对于老一辈人的话,他们就了解得更多。每次过年,家乡里面的一些长辈们都会到广场聚集去看他们踩高跷表演,大人小孩齐聚一堂,可以说场面特别的热闹。踩高跷的表演者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有些会扮演一些角色表演故事,就像孙悟空、猪八戒这些角色是比较常见的;他们有些要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如:翻跟斗,单腿跳等,这些都是他们的拿手绝活,每次这些动作表演的时候,我们都会提着一颗心生怕他们摔跤,但是表演成功后,全场都会响起响亮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我很敬佩老一辈的人的高跷艺术,现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因为有了这样的踩高跷的风俗,才会更有人间烟火气息。

踩高跷

舞龙灯

有趣指数:★★★

舞龙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项传统舞蹈,舞龙的时候,一般是以旌旗、锣鼓、号角作为前导,然后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再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灯制作精美,一般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舞龙灯也是在新年之际会出现的一个风俗,“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往往是村子里的几个壮汉来舞龙,他们身穿红衣,腰间系上黄带,显得特别喜庆。他们双手高举龙灯,龙灯伴随着铜鼓声,随着人们的摇摆,在空中翩翩起舞,活灵活现。小时候的记忆中,曾经有过舞龙灯的画面,依稀记得人们当时的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一年的大丰收。舞龙灯这个风俗象征着人们对丰收的美好祝愿,也是对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寄托。

舞龙灯

鸣炮和放烟花

有趣指数:★★★★

“鸣炮”主要是在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的时候,鸣炮开大门,也叫作“开财门”,这时候也会放上烟花和鞭炮。我家乡这边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这个风俗。我记得我家当时是我爸爸准备的,大概晚上凌晨左右,他就下楼开门,开始鸣炮,放烟花,放鞭炮,还会在门的两旁放上两杯茶水。每当这个时候,外面几乎是一片烟花声鞭炮声,这也就是年味的响声吧。而我也在这个夜晚无法睡着,因为外面噼里啪啦的声音。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因为这个风俗而慢慢涌现。去年因为政策的原因禁止了放烟花,我们也知道,去年特殊时期无法走亲访友,加上没有烟花,一整个就没有过年的氛围,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已经解除了禁止放烟花的规定,所以我也特别期待这一年的烟花

鸣炮和放烟花

贴窗花和对联

有趣指数:★★★★

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包含着中国优秀文化,是中国优良传统。我们每逢过年,就会用剪刀或者刻刀用红纸剪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不得不说,这些艺术品贴到窗户上还是很好看的。这也就是我们过年的传统——贴窗花,逢年过节便更换窗纸并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记得小时候还是奶奶会剪窗花,剪出的窗花栩栩如生。再说说对联,对联在如今当然还是比较常见,可是如今很少人是自己亲手写的对联,一般都是市场上购买的。以前的人们喜欢自己创作对联,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贴上自己创作的对联,而我小时候便喜欢看看各家各户的对联,颇有趣味。人们通常喜欢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对联上,写出来的对联也就表明了各家各户的心愿,这是一种很文艺的风俗

贴窗花

贴对联


挂灯笼

有趣指数:★★★★

灯笼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是喜庆的象征,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家门口都会挂上灯笼,就连街道上的路灯杆上也挂上了灯笼。一般我们都是采用红色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各异,有的是椭圆形的,也有的是方形的……我们会挑选自己喜欢的灯笼挂在家门口。老一辈的人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灯笼,并且在灯笼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或者祝福。过去都是用纸糊的灯笼,里面还会点上蜡烛,所以有个“碰灯”的说法,而现如今的灯笼已经成了通电的电筒了。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红红火火,能够营造出过年的喜庆欢乐的氛围。这也是这一风俗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挂灯笼

打麻子

有趣指数:★★★★★

每逢过年,家族里的人就会叫爸爸一起去祠堂里面打麻子(也叫做麻糍),一般都是需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打,两三个人拿着大木锤,对着缸里的麻子用力捶打。麻子是糯米制作的,经过长时间浸泡后煮熟,再放到缸里交给小伙子们捶打。这也是个体力活了,女人们一般是负责将他们打出来的麻子弄成饼状,方便保存。我也去体验过弄麻子,感觉还是不错的体验,热乎乎的麻子,好吃的我往往会沾上糖吃上一个,特别好吃,很有韧性,糯米味浓厚。麻子会随着时间变冷变硬,要想长时间保存是需要放在水里面浸泡着的。记得在外公家的时候,一家人烤火的时候总会拿上一两个麻子用火钳架着,烤着吃。打麻子的风俗在我家这边也慢慢淡化了,因为打麻子费时费力,很多人没有那么愿意齐聚一堂来打麻子了。

一家人打麻子

麻子成品图


做红薯丸子

有趣指数:★★★★★

这一风俗和打麻子有点类似,但是做红薯丸子属于家庭活动。在过年前的几天,之前家里家人们就会一起把红薯洗干净,蒸熟,然后把它们弄成泥加入适量的糯米粉。按个人口味加上适量的糖。我们会把这一大团弄成一口一个的小丸子,然后把这些可爱的小丸子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控油即可。这种红薯丸子软糯香甜,一口一个,酥脆可口,它金黄酥脆的外表下,藏着细腻柔软的内心。做红薯丸子不是特别难,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而我觉得家人们学会了做红薯丸子对我来说很开心,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做红薯丸子,一边和家人聊天,谈谈我在大学的生活和趣事,一边动手揉丸子

红薯丸子

守岁和拜年

有趣指数:★★★★

所谓“守岁”,其实就是吃过年夜饭之后,一家人一家人欢聚一堂,摆出小点心和水果,一遍聊天一边烤火,以前通常都会熬夜到好晚,现在慢慢的变化了,不再守夜那么晚了。这一风俗早在中国汉族民间就已经有了,人们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再谈一谈我们熟悉的“拜年”,这是一种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人们一般是在初一至初五拜年,腊月初八之后拜年被叫做“拜早年”,正月初五至十五被叫做“拜晚年”。小时候的我其实特别喜欢拜年,因为那时候觉得去亲戚家拜年,亲人们会摆出一堆小点心,而且会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最激动的是会给每个小孩发一个红包,这也叫做“发压岁钱”。以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的时代发展快速,也只有在乡村还崇尚着过年去拜年的风俗,有些大城市慢慢的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发压岁钱也演变成了微信红包。值得高兴的是,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初心未变,我们依然会在新的一年以不同的方式给亲戚朋友送上美好的祝福。

守岁

拜年

既然介绍了那么多家乡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那么何不简单地了解一下我家乡的美景。因为我的家乡江西宜春是一座以第三产业旅游业为主的城市,所以这里的美景特别丰富。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两个独特的旅游胜地。

著名美景总览图

袁州谯楼

推荐指数:★★★★★

袁州谯楼可以说是我家乡的宝楼,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它被确立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听我以前历史老师描述,袁州谯楼有预测地震的张衡“地动仪”。确实值得去观看一下,毕竟它的门票低至5元一人。

袁州谯楼

明月山

推荐指数:★★★★★

明月山五A级别的景区,也被叫做“天然氧吧”“天然动植物园”“地质博物馆”,是一个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我有一个暑假去爬了明月山,从山地到山顶再返回,不得不说爬了整整一天。山上有壮观的瀑布,随着抵达山顶,一片乌云压下来的瞬间确实有点可怕,最神秘的要数月亮湖和星月洞,只有去体验过的人才知道它的有趣。据说这里也是嫦娥奔月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嫦娥奔月的雕塑在山脚下。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特色是那里的富含硒的温泉,它是国内外罕见的富硒温泉,法国有一个,而中国的唯一一个就是在我家乡宜春。这个温泉含有20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能够起到抗癌的作用,同时该泉对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慢性肠胃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有明显疗效

明月山

家乡还有许多的景点,就不一一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宜春游玩。

宜春人文地图


都说家乡才是自己心里的一片净土,我也认为如此,让我无法忘怀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美食、风俗、和美景,还有我生活在这里的点滴回忆。新的一年即将到来,除夕夜最热闹的不是春晚,而是大街上被烟花的绚丽染上色彩的灯火阑珊,是觥筹交错之后欢声笑语的一家人,是人间烟火相对仍然长不大的我们。

惟愿山野皆有雾灯,飘摇亦可归舟

第5个回答  2022-01-19

猝不及防,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作为一个广西南宁人,年粽就代表着我的年味。吃年粽对于我来说是春节必备的“仪式感”,当然,我相信对大多数广西人来说也是。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广西壮族人过年的年味美食,特色风俗。

广西年味

在广西南宁,有俗称春节“三件头”,那就是年糕、粽子、粉利。而我印象最深且最爱的就是年粽。年粽作为广西人难以割舍的年味,它的地位对广西人来说,就像饺子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一样,是过年必须要准备的年货之一。

超级大个的年粽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在广西有上千年的历史,属于桂菜中的名小吃。在南宁的口语中,“粽”跟“宗”同音,有着美好的寓意。以前我们只在端午和过年的时候包粽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产业随之发展起来,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粽子,粽子已逐步走进我们广西壮族人民的生活中。

广西人过年必备礼品

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市面上虽然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粽子,但还是最爱过年时家里自己包的年粽。如果没有吃到那一口年粽,总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大年初一,吃上一口香喷喷的年粽,会给人带来一整年的好运,粽子包裹着年味也包裹着好运。

满满全是肉

年粽个大料多,家庭制作的过年祭祖走礼的年粽常常在四、五斤一个,日常食用的小粽子也都在一、二斤以上。但是包粽子是一门手艺活,要想包得好并不简单,把零散的原材料制作成结实的粽子,需要非凡的手艺。

阿姆们边聊天边准备材料

一颗好的粽子做好大概需要7-8个工序,每个都必须是手工操作的。包粽子的材料需要提前几天准备,先将半肥瘦的猪肉切长条,可以用老抽、五香粉、糖、料酒、姜等调料将肉腌制一两天以入味。淘干净的糯米和去皮绿豆分别泡上,粽子叶用清水洗净,用热水烫一烫,挂起滴水晾一晾。糯米和绿豆泡好后,沥干水,拌入适量的盐。

阿姆们一起包年粽

粽叶是年粽的“衣服”,是年粽独特清香的来源。包一个大肉粽,往往需要用上好几张粽叶。擦干水,交叠铺平,放糯米,摊开成长圆状,铺一层绿豆,然后放腌好的肉条,盖上绿豆,最后盖上糯米。

超级大的粽叶

糯米要将所有的绿豆包裹住,这样煮好的粽子才是外层糯米、中间夹绿豆和肉,层次分明。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上几个小时。煮粽子的时候,四溢的不仅是粽香,还是幸福的气息。

刚出锅的粽子,粽叶已经褪去了翠绿的颜色。剥开粽子的“衣服”,赤裸裸的诱惑就摆在你的眼前。包偏肥的猪肉,蒸到肥肉部分完全融化渗透进糯米里,油脂把每一粒糯米都包裹起来,吃进去咸香适口,食欲大开。吃上一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年粽,家家户户都会包,但是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味道,是广西人不变的味觉记忆。过年吃到广西年粽的那一瞬间,足以慰藉一切乡愁。

特色风俗

说完美食,我们来说一说南宁春节的特色风俗。

南宁人在春节拜年时有“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的习俗,意思是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初二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后则是出嫁女携儿偕夫回娘家拜年。

拜年时,除了要拎只大阉鸡,还必须送上年糕、粽子、粉利“三件头”,意图将好兆头馈赠亲友。

以上就是我们广西壮族的特色美食和风俗啦!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广西是一个拥有着很多民族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特色美食和特色风俗,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大广西体验风土人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