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上映半年之后,导演和老人们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还记得去年夏天引起过刷屏效应的那部电影《二十二》吗?

    这部电影最终累计票房是1.7亿元,对于纪录电影和这种题材来说是很大的成功。

    成功之后的郭柯做了什么呢?似乎没有看到他的“成功经验总结”,也未见他有更多曝光。

    就在周六,郭柯参加了《奇葩大会》第二季,他的段落也就十来分钟,但是对我来讲还是挺有启发的。

    首先是细节,郭柯是发自内心地很尊重他的拍摄对象。

    他提到自己拍过的老人们,说的都是“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在后面他又专门告诉大家,用“慰安妇”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带双引号。因为这个词来源于日本,带着主体自愿的意思。而这群老人实际上是被强征为性奴隶的受害者。

    语言表述的细节看似只是小事,但细节里隐含着叙述者真正的态度。

    那部《二十二》整体的调性是温和的,它更倾向于记录老人们现在的生活和心情,而不是对准历史去找当初那些惨无人道的细节。

    郭柯上《奇葩大会》,讲的也还是当年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们现在过的生活。是很日常的生活细节。

    韦绍兰老人是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前作)的主角。

    看过《二十二》的朋友们应该也记得她,她被日本人掳走,怀了孩子,但是她坚持生了下来,儿子长大后饱受侮辱,也怨恨自己的降生。

    命运这样对待韦绍兰,她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三十二》里记录过韦绍兰的一句话:「世界这么好,到现在我都没想死。」

    郭柯在《奇葩大会》第二季上分享出的拍摄韦绍兰幕后故事也很感人。

    韦绍兰生活清贫,郭柯问她明天没有柴火了怎么办,韦绍兰说:明天再说。

    郭柯给她买了个电饭锅,问她会不会用。

    老人又很可爱的回答,我可以学呀~

    韦绍兰的生活程度,看《三十二》的剧照就知道了

    就是这样一个老人,郭柯给了她500元,她转脸就要给郭柯4个红包,分别给4个工作人员,每个红包里都有100块。

    郭柯认为这是一种分享,我觉得这里面也有某种尊严。

    受过苦难的人,也不一定就会心安理得地接受很多帮助吧?她接受帮助的时候,也想给别人回报。

    《二十二》上映后,社交网络上有很多讨论,上次安利的时候我也写了,电影提醒我们,这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还要承受舆论压力的二次侮辱,周围人用“日本婆”等等词汇来形容她们,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有错。

    2016年,上海一个当年的“慰安所”遗迹海乃家被媒体曝光可能被拆除,周围的居民居然说这是“妓院”。

    他们认为这是耻辱,不是正能量,不能放在学校边上。

    学生认为这件事不光彩,不要特别了解,可以了解抗日英雄,不用了解被迫充当“慰安妇”的受害女性。

    去年《二十二》的上映,这桩旧闻也再一次拿出来讨论,在《奇葩大会》里郭柯导演也提到了这件事。

    我很意外的是,郭柯有这样的工作经历、这样的立场,他并没有做一个声讨者去骂年轻人不懂事,他反而认为,首先要反思是传播者。

    与其去指责,郭柯提倡的是“建设”:正确的认识这群老人,温柔的对待她们,再来好好引导下一代。

    本来“慰安妇”历史给我的印象就是悲惨、屈辱的过往,但是《二十二》以及《三十二》让我发现这些老人不是一个符号,是很可爱的人。

    郭柯说,抱着同情心去看这些人,“大可不必”。

    在“慰安妇”受害者这个话题上,有个问题一直存在:记录伤痛,是历史;但是考虑到受害者的感受,不要二次伤害他们,是做人的同理心;那么究竟以哪个为重?二者如何平衡?

    这不光是记录者的问题,甚至也是观众要面对的问题。蔡康永就问他,拍摄时如果受访者不愿意再撕开伤口怎么办。

    郭柯的态度是,把镜头下的老人,当作自己的奶奶。

    因为他首先考虑是的老人们的感受,他反而得到了老人们最深的信任。

    李爱连老人跟摄制组熟悉了之后,在一个儿媳妇和孙子都不在的时刻,让导演组把门关上,讲一段内心深处的回忆。

    这当然是一段又吸引眼球又独家的素材,但郭柯选择了关机不再拍摄,只留下女性同事来听。

    他说,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记录并播出老人不想让儿媳妇孙子看到的内容,就是一种变相欺骗。

    在这个大家都想拿到独家故事的年代,郭柯把尊重受访者放在第一位,反而是特别感人的。

    《二十二》也给了郭柯很多荣誉,但是郭柯早就说过,会捐出票房收益。

    而他本人一直维持着很谦逊自省的态度,说自己被推到了一个位置上,要冷静思考,需要大家监督。

    越是得到鲜花和掌声,越要谨慎。

    他几乎是战战兢兢地在面对自己得到的赞扬,主动提出,自己要避免成为一个道德绑架者。

    为什么要公开提出捐票房呢?郭柯说这对自己也是个鞭策,放话出去,自己就没有退路。

    看了这期《奇葩大会》真的觉得郭柯是一个非常温厚善良的人,面对纪录片里的伦理平衡、面对名利,都非常有风骨。给自己提了最严苛的要求,但对不熟悉历史的人,没有批评指责,只有很温和的用行动去感化。

    《二十二》从一个冷门的题材发酵为社交网络上的重要话题,跟郭柯本人的善良自省、和他选择的克制表达也有关系。郭柯和同事们选择用温柔的笔触来记录记录苦难,选择了保护受害者,观众也能感觉到这种人性的力量。

    《二十二》下映后,郭柯和伙伴们的工作没有中止,他们继续记录着老人们的命运,坚持看望老人,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这个议题。

    电影官微显示今年年初,李爱连老人也去世了,电影中的22位老人仅有7位在世。

    一时的票房和话题都会过去,长期的关注和记录才是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关照现实。

    郭柯长期跟踪的这个“慰安妇”受害者话题,不仅是一段历史,也是某一种人性上的思考。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纪录片拍摄伦理,他帮助和关心这个群体的老人,也从老人们身上获得了很多启发。

    他说,老人们最动情的时刻,不是回忆痛苦,而是想到自己家人。

    很多我们预想的故事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是不存在的,真正地去触摸那些东西,才能找到答案。

    高晓松也说,郭柯自己在记录历史的过程里获得了成长,这是历史温暖的一面。

    蔡康永提炼出了郭柯身上的一个珍贵点:他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还是很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疑惑,没有做出那种“了然于胸”的姿态。

    他们对于郭柯的解读,也是看这件事的新角度,同样是挺有启发的。

    “真诚”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到真诚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每个微小的选择都构成了一个人真诚的浓度。

    有点意外的是郭柯的最新动向我是在《奇葩大会》里看到的,这个节目之前一直给人的感觉是很热闹张扬的。

    节目里有各种特别的人类,有莫名爱上学男旦的小男孩。

    有脱口秀演员的自嘲

    还有现在经常是热点话题的冯唐上去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看完了郭柯这期节目,这次我又重新看了一下《奇葩大会》第二季的定位,不是流行的概念和主要追逐热闹,是“特别人类大会”,这个概念确实也撑得起一个多元价值的能量场,装得下如此多种多样的个体。

    说起来《奇葩大会》里发言的,也有引起过争议的,但至少这里面每一个认真表达的个体确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构成了现实的不同侧面,所以把《奇葩大会》当作一个人类样本观察室也挺有意思的。

    马东有一句话说得挺好,过去的价值标准是成功,现在不管你到达哪一处,都是一种到达。

    也恰恰是因为这种节目没有随大流按照流行热点、噱头来挑选发言人和议题,而是真正去找“人类多样性”给个体表达的机会和空间,才能让郭柯做了一个安静温和有力量的陈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