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怎么办,有什么治疗方法?

如题所述

人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首先,单纯从梦的形成说起

这是人太正常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了,人入睡了,大部分的脑细胞也休息了,但仍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做梦的基础。



深层次解释一下,就是一些神经脉冲信号的乱序组合。大脑把以前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碎片,整合解读,甚至“打乱顺序”的一通组合,就形成了你稀奇古怪的梦。还有就是最近的某种信号或者记忆片段太强烈,也会在近期的梦中频繁出现。

但是呢,并不是所有的梦,都能被醒来的人们记住。


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所说:“当人处于异相睡眠时,如果将其唤醒,被唤醒的人往往会说出他们正在做的梦”,异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80%正在做梦。异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多。相反,在正相睡眠中被唤醒的人有7%正在做梦。正相睡眠中醒来的人,感觉梦少。

一个人每晚的梦境可间断持续1.5小时左右。人能记住的梦多在快觉醒时,而刚入睡的梦早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所以如果觉得没有做梦,是因为关于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


如果一个人一觉睡到自然醒,通常是不会记住梦的内容的,但如果一个人被突然叫醒,比如被闹钟叫醒,或者在梦中惊醒,通常是会记住全部或者部分梦的内容的。

离奇的梦境

上面也提到了,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

比如说,人做了亏心事之后,由于恐惧,紧张等造成心跳加速,就会产生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就变成了别人追赶的离奇噩梦,还有比如心脏室性早搏等也会引起梦中人悬空等较为紧张的噩梦。


所以说,天天做梦,并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主要是与醒来时睡眠的状态、人的情绪状态、个人差异等关系最大。人梦多,就容易累,做梦后白天感到有气无力的,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累。

怎么办呢?

1、情绪的调整是最重要的,比如这段时间精神紧张、兴奋、抑郁、恐惧、焦虑、烦闷等,会在梦中体现出来。打打太极拳、听听舒缓的音乐、看一段搞笑视频等,总之是要尽量避免紧张的脑力活动。另外,不可对做梦过分关注,不可因做梦本身而再增加精神负担。


2、睡觉过程中尽量不被外界事物打扰,一觉睡到自然醒,给自己放个假,适当的休息一下,天天做梦的情况,可能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因为你睡到自然醒时,通常已经不记得梦的内容了。

多梦并伴随有失眠的朋友,是多梦的一种特殊情况

多梦,伴有失眠,多是心血亏虚,这是导致失眠多梦最多的原因,所以心和失眠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比如较为常见的心脾气血两虚证,可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等,可选择山药、红枣、西洋参等食物食用,中药归脾丸也可以。失眠多梦的原因很多,此处仅是列举其一,需要辨证施治,尤其是对于中药中成药的使用,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莫自行随便应用,包括西药镇静催眠类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1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5
中医是怎样治疗多梦证的?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中医对多梦证的治疗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辨证论治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仁18g。
③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④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⑤心胆气虚
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无力。
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
选方:平补镇心丹。
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3g。
⑥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选方:归脾汤。
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内扰
症状: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
选方:黄连温胆肠加减。
药物:黄连6g,半夏、陈皮、茯神、竹茹、枳实各9g,甘草、生姜各3g,大枣5枚,珍珠母12g。
(2)解梦及心理疗法:其内容参见有关条文。

情绪刺激也会引起多梦吗,如何纠正?
我们在有关条目中已经介绍,做梦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有一些好处。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为做梦而感到烦恼呢?他们认为做梦影响了睡眠效果,从而出现了白天的许多不舒服症状。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询问这些人,都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种烦恼的心理因素。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症状。他们通过梦境也能体验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有的人做梦的内容和他们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联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时间被“有梦睡眠”占去,而“无梦睡眠”没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变浅了。这样的睡眠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却增加了刺激,客观上看来睡眠是延长了,效果却更糟了,醒后就会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从恶梦中惊醒,就会使人主观上认为整夜都在做梦。
“整夜做梦”者,为了缓解症状;改善睡眠效果,虽可服用一些安眠药,以减少“有梦睡眠”,增加“无梦睡眠”的深度。但这只能作为暂时的对症治疗,治标治不了本。如果长时间用药来剥夺“有梦睡眠”,还会产生“做梦的压力”,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反跳现象”,结果做梦的内容和时间反而比服药前明显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药,害怕停药会带来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药,长期服下去又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服用安眠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过心理治疗和具体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面对心理上的困难,并逐步地解决现实的困难矛盾,令人痛苦的梦就会减少,睡眠也能恢复正常,与此并存的许多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总之,烦恼的心理因素没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也就消失了
第2个回答  2021-02-09

第3个回答  2019-01-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