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坛自成一体的著名词体有哪些

如题所述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山谷体——指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风。黄庭坚写诗推崇杜甫,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诗法,要求既做到“无一字无来处”,又能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为了达到新奇瘦硬的艺术效果,他在诗中造拗句,作硬语,押险韵,用僻典,形成一种精警奇崛、沉雄老朴的风格,对当世和后世的诗坛影响较大。因其自号山谷道人,故名。
  半山体(荆公体)——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梦窗体——吴文英号梦窗,其词集为《梦窗词》。吴文英为南宋中后期清雅词派的作家。其思想内容多为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且往往融入哀时伤世的黍离之悲。其艺术风格多追求清丽工巧,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梦窗体的语言生新奇异。
  稼轩体——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樵歌体——又称“朱希真体”,是指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因其词自成一家,故名曰“樵歌体”。其主要特征:南渡前风格清丽超旷,近似苏轼,有不食人间烟火之风.南渡后身经国难,则有不少慷慨悲凉、忧时伤世的爱国名篇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宋代词坛自成一体的著名词体有稼轩体 、易安体 、樵歌体。
稼轩体代表人物是辛弃疾 ,特点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易安体代表人物是李清照,特点是以寻常语入词,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而是大量使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来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词作自然清丽,极富情味。
樵歌体的代表人物是朱敦儒,特点是北宋末年风格清丽超旷,有不食人间烟火之风;南宋后身经国难,词作显慷慨悲凉、忧时伤世。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1
婉约派和豪放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