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诗望庐山瀑布达到了什么境界如什么一般

如题所述

白写的诗望庐山瀑布达到了什么境界如什么一般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可以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达到了 浪漫绝伦,超然洒脱的境界,如身临仙境一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1
一、《望庐山瀑布》,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如生动的山水画一般。

二、原文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四、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第2个回答  2017-06-23
  
,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
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1、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第3个回答  2017-07-03
传说他望庐山瀑布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描述的淋漓尽致,波澜壮阔,真是如仙人下凡
第4个回答  2014-04-12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的精神境界
浪漫绝伦,广阔无垠,大气磅礴,豪迈奔放,超然洒脱,突破想象。。。。
粗略说了几个词,考试的时候你自己发挥下呗,意思差不多就可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