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总炫耀的千牛卫身份,在唐朝是个多大的官?

如题所述

其实当时李元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职位才到处向人炫耀的,而是他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当时他向人们炫耀主要是向人们展示他已经受到了君主的赏识。在唐朝千牛卫其实并不是多大的官。

其实这个官职在唐代并不是专属的官职,在北朝的时候就有了千牛卫。当时这个职称被称为是千牛备身,也是一个官级比较高的一个武官。当时这个职位主要是负责让君主的安全得到保障。在一开始,其实这个官职最初是一群无关的统称。还有一个这个机构对该职位的人员进行管辖。可以说当时这些只是听从君主一个人的一些人进行工作。可以说当时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员就是强力的护卫。

到了唐朝千年卫这个官职也体现在隋唐兵府制度制度,是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方式。而当时李元芳之所以如此自豪的总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官职,并不是因为这个官职本身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当时非常开心,自己能够得到君主的重用,得到君主的认可。要知道当时只有能够得到君主的认可,才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当时君主可能也是为了能够让他踏踏实实的跟着狄仁杰办事,所以才给予他这个官职。

但是君主给予李元芳的这个官职也是一个虚衔,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在剧情中唐朝君主为了能够让李元芳有一个名分可以当狄仁杰的助手,所以才赐予了他这个非常好听的名头。但是这个制度在元朝之后就被废止了,所以在整个元朝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这种官职。这种官职也彻底消失到了历史的舞台当中。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而这个官职包括这种制度也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发展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千牛户在唐朝的时候是非常大的官了,如果这个职位放到现在,那就是陆军上将的职务。而且当时的千牛户只有十二人,是专门保护皇帝的,所以他们非常得皇帝的信任。

在唐朝的时候,藩王非常的多,大家的权利也很大,而且吐蕃、突厥和契丹都在威胁着唐朝的疆土,所以当时的君王非常的头疼。就专门设立了节度使这个职位来对它们进行管理,而且这个节度使只有12位。其中一位就是李元芳,因为他们的官职不仅仅是管理边疆事务,还有担当着和边疆的敌人打仗的职责,所以他们肩负的责任非常大,这样看来,李元芳的身份也是很大的,这也免不了他会这样的炫耀了。尤其是李元芳的这个职位还是节度使中的精英,是专门保护皇帝的职位。

其实在历史上是没有李元芳这个人的,当时的狄仁杰是一个人完成了大理寺的事情的,而并不是有李元芳跟着他的。再说了,要是一个人当着国家的官,还要到处宣扬自己的官职,可能早就犯众怒而被弹劾了。千牛户这个官职确实很大,但是最后也随着唐朝的衰败而变得名不副实了,很多人的官职都受到了削弱,根本没有以前的权利那么大了。而且因为唐朝后期的腐败,很多官员都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去当千牛户。因为这个职位充满了腐败,所以慢慢的,这个官职也因为唐朝的覆灭而消失了。

在唐朝的时候,很多人都以当官为荣,更不要说是当皇帝身边的的亲信了,所以其实这种对李元芳的改编也算是正常的。

第2个回答  2019-10-22

千牛卫相当于皇帝的护卫,虽然官职不大,但是相当重要,不照外面统兵打仗的将军差多少,反而相当重要。

千牛,最早的来源是《庄子》中为人所熟知的成语——庖丁解牛。传说丁为战国时期的一名厨子,他曾亲自为梁惠王展示屠宰牛的技艺,其手法神乎其神,其可以不用眼睛,凭手感将刀游走于牛的骨架,便可将骨肉分离,且能发出音律。


于是梁惠王(文惠君)便盛赞其为技盖至此乎,自此便将技艺熟练之事称之为“庖丁解牛”。而且庖丁屠宰牛所用之刀,屠宰了1000头牛也未见丝毫损伤,仍然“若新发于硎”。

后世便以锋利的宝刀誉为“千牛刀”,久而久之甚至成了皇帝的御用宝刀的称谓,意思是皇帝的御刀可以斩千牛。


皇帝将此种宝刀赐予随时侍卫,便是有给予了这些侍卫执掌御器保卫皇帝的任务。早期能够拥有“千牛刀”的侍卫,叫做“千牛备身”,意为将千牛刀随身携带以护卫御前。之后“千牛备身”从荣誉、功能成为了一种官职,皇帝身边的带刀护卫武官便是“千牛备身”。

那个当过两次皇帝的唐中宗李显,将“千牛备身”(唐朝之前便出现了“领左右千牛备身”这一更高级别的官职,到了唐朝便演变为“左右千牛府”)这一禁卫武官的称谓进一步发展,“领左右千牛备身”便成为了“左右千牛府”,再发展为“左右千牛卫”,于是千牛卫自此诞生。




这个职位相当的简单,皇帝的心腹,千牛卫这一官职来源于御刀名称——“千牛刀”,千牛卫所持之刀自然也就是千牛刀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09
千牛卫相当于现代的陆军上将,是一个很高的身份,当时属于四品官员
第4个回答  2019-10-08
是个统军的大官,在军队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唐朝整体上算中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