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的知识

凡是与竞技体操有关的就行
比如夺金点 历史上的名人 规则之类的
越多越具体越好

  竞技性体操是指以挖掘人体最大体能,在竞赛中达到技术颠峰为目的的一类体操。它包括有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和弹网运动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国际组织,特定的技术规程,竞赛规则,评分和计分方法。竞技性体操包含有许多难度技术大的动作,协调性高,具有全面性,复杂性,准确性,惊险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对人体的体能,技术和心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体操中的高级部分。

  竞技体操是指运动员根据特定规则,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完成各级大纲所要求的动作难度、成套编排及动作质量并给予评分的一项竞技性运动”。独创性、惊险性、稳定性及优美性,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作为竞技体育难美项群项目之一,其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发展追求难度大和新颖因素,主要通过难度动作的编排与创新,高标准的动作规格与良好的稳定性等因素表现出来。

  竞技体操技术是指体操运动员借助外力(杠子弹力、重力等)通过内力,改变身体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身体重心沿着一定轨迹运动,以符合动作本身要求的方法。竞技体操技术寓于动作之中,运动项目多,动作类型也多,完成动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竞技体操技术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系统。

  竞技体操技术从其动作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正确技术、错误技术和弥补技术三种。
  正确技术。

  正确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正确技术中包含着先进技术,先进技术是在正确技术基础上,用更合理、更完美的方法调动身体的运动潜能,展示身体最大幅度,用力和表现力,预示着这种技术未来
  的发展方向。

  从体操技术发展过程看:自由体操踺子后手翻这个最基本的动作,在不同时期围绕自由体操中高难度动作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50年代,它仅为团身或直体后空翻提供动力,所以后手翻技术强调甩臂;到了70年代后踺子后手翻不断创新,发展了撞肩的技术,它为发展难新动作获得更高的速度创造了良好条件,给创新动作打下了更高基础。

  从训练角度看:对运动员动作技术要求精益求精,让技术更加成熟精湛,使动作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就强。

  一些运动员成套动作很难,完成动作技术质量也很好,但是却不能成为冠军。在很大程度上讲,还是正确技术与先进技术在起作用。冠军的成套动作令人回味无穷,有与众不同特点,霍尔金娜的动作舒展、流畅,幅度和开度都超过了所有对手,其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格加上优美窈窕的身段,使之在器械上的完美表演达到了让人鼓舞和叹为观止的境界。

  错误技术

  错误技术的概念:错误技术是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运动方向、速度、角度、用力大小、顺序等技术细节量值发生错误,直接影响着正确技术的方法,甚至不能完成整个动作,没有即刻修正错误技术的行为。

  错误技术对动作的危害性:①错误技术令动作不美;②错误技术影响动作向更高一级难度发展。从运动训练角度看,基本技术或动作技术中有错误,将影响着同结构组动作的发展。如:快速后空翻要有“远射”以保证向后速度,以胸带髋为反弹创造最佳条件,否则无法进行后续难度空翻;③错误技术潜在着动作变形的可能;④错误技术是诱发比赛时动作失误的温床;⑤错误技术消耗身体体能;⑥错误技术令运动员受伤。

  弥补技术。

  弥补技术是技术的一种类型,它是动作技术结构出现偏差后,运动员即刻采用的一种补救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完成动作的目的。弥补技术是错误技术的一种类型。从动作外观上看,有时我们能看到它的存在,有时我们不易看到它存在,或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弥补其错误技术的幅度较小,甚至仅只有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而从外观上看动作自身变化较小。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效地利用随机的和联接的弥补技术、对提高运动员完成单个动作及成套动作的信心、成功率、提高运动员能力水平等方面问题有其重要意义。教练员既要适时利用弥补技术这个武器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功率和训练能力,又要为最终能避免或克服弥补技术而不懈的努力,在正确技术和弥补技术这对矛盾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体操动作中有正确技术、错误技术和弥补技术三种表现形式,它们支持着动作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成的机理,各种技术表现将影响着各种动作的表现效果。�
  体操金字塔基础薄弱

  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主任的回寅说,中国体操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在人才培养上走的是从体校到专业队到国家队的道路,运动员经过层层筛选后少数精英进入最高层的国家队,因此中国体育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在百废待兴的过去,这种体制确实发挥了很大优势,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资源。而且,由于金字塔的基础很雄厚,即选材面很宽,因此塔尖的优秀运动员也很多,在中国体操的辉煌年代也因此出现了李宁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但现在,体操的金字塔基础已发生变化,由于体操难度大、专业性强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不再开设体操项目,使体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回寅说,他曾经参与组织北京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当时北京十多区县都派队参赛,但现在各体校中还保留体操项目的只有两三所。回寅感叹,由于体操群众基础的薄弱,国家队选才面也受到了限制,想大批发现李宁这样的苗子已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

  李东华现象

  谈到旧体制的弊端时,回寅还谈到了一位代表瑞士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原中国体操运动员李东华。

  李东华曾是体操国家队成员,在训练中严重受伤,当时被认为已无法再继续从事体操运动。但是,一个偶然机遇使他认识了一位瑞士姑娘并与其结婚,然后移居瑞士。不甘心就此放弃体操事业的李东华继续在瑞士一家俱乐部训练,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并代表瑞士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取了鞍马冠军。

  不少人在听到这个故事后,都为李东华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所感动。但是,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回寅却看到了精神背后的体制问题。他说,李东华能最后夺取奥运会冠军,说明了他的潜质,但这一潜质却在国内没有被挖掘出来,而是到了国外才被激发出来,是值得界内深思的。

  大赛心理

  中国体操队虽然在雅典失利,但在奥运会前的世锦赛上还是有很出色的表现,包括男团夺冠,为何到了奥运会上却突然失足呢?

  回寅认为,奥运会失足与中国选手的临场心理紧张有很大关系,因为中国选手强调训练,但比赛很少,因此到了大赛时容易紧张导致不能正常发挥。但是国外选手的特点是以赛代练,通过频繁的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实际作战能力。而且,外国比赛现场氛围总是很热烈,因此运动员平时比赛就适应了大赛氛围,而且是越到大赛时越有上佳表现,属于一到比赛就兴奋的选手。

  基层教练的积极性

  回寅还指出,现有体制能充分发挥国家的力量,保证体操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但同时也容易忽略对基层教练积极性的保护。

  他说,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离不开国家队教练的指导,同样离不开进入国家队前基层教练的栽培。基层教练对培养一名有天赋的运动员也付出了很多辛勤劳动。但在现有体制下,一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后,往往很少看到基层教练的名字被提及,这对他们发现和培养运动员的积极性是个打击,已有些地方教练对此表示了不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0
比赛规则
[编辑本段]

按照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的比赛规则,重大的国际性比赛(如奥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往往是男、女分场进行。男、女分场比赛就是男、女分开不同场进行比赛,每场男子有六支队上场比赛,每个项目上有一支队;女子每场比赛也有六支队参加。在一些中小型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中,基本上是男、女同场进行比赛的。男、女同场进行比赛是为了便于比赛的编排,每一场比赛都有三支男队、三支女队同时出场比赛,分上、下半场,每个半场有三轮。上半场三支男队分别在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项目上进行比赛,两支女队则在跳马和高低杠场地上进行比赛,另一支女队轮空。上半场三轮比赛完毕后进行下半场比赛,男队有跳马、双杠、单杠三个项目,女队则在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上进行角逐。这样,跳马和自由体操这两个男女共有的项目就会因有上、下半场而错开了。
比赛没有正式开始前,运动员们在各个项目上做赛前练习,时间是每个人30秒。每个队有五个人,共2分30秒。比赛开始后,项目裁判长高举绿旗或打开绿灯,这是给准备比赛的运动员一个信号。如果信号发出后30秒钟,运动员还未上器械,就算弃权,判为0分。
运动员上器械前,要面向裁判长举起右手示意,这既是对裁判的尊重,也是提醒裁判员注意:我要开始做动作了。当运动员完成一套动作之后,也要向裁判长立正、示意,表示动作完毕。而后,A、B组裁判组根据运动员完成的难度、特殊编排和连接动作等几个方面来确定一个起评分(起评分最高为10分),向全场显示。B组裁判员则要求在30秒之内对这套动作的技术、姿态等方面进行扣分,并填写在记分单上,由电子计分系统或跑分员送至裁判长处。最后由裁判长根据A、B组裁判员的打分情况,示意出该套动作的最后得分。如果一个队五名运动员都比赛完毕,那么在器械上就要挂上一面红旗或打开红灯,这标志着比项目比赛已经完毕。若所有的项目都挂出红旗或打开红灯,广播员就会通知运动员轮换项目。如此循环,直至六个项目比赛全部结束。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明确规定,在所有的团体比赛中,运动员要穿统一的服装,在鞍马、吊环、双杠、单杠四个项目的比赛中,一定要穿背心、长体操裤、体操鞋(或袜子)。之所以有这条规定,是因为这四个项目主要是以上肢动作为主,穿长裤不仅对运动员做动作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增加动作的美感。而自由体操、跳马这两个项目,基本上全身都要参与运动,特别是腿部的活动较多,为了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水平,创造更好的成绩,规则规定在这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可以穿短裤,也可以赤脚(防止打滑)。如果运动员违反这些规定,将从团体总分或个人得分中扣除一定的分数。

迄今为止,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技术性动作共有32个。体操王子李宁最多,一共4个,程菲跳是第32个命名动作。
女子(15个)
【跳马】
王惠莹: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王惠莹转体”
程 菲: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跳”
【高低杠】
马燕红:腾身回环倒立转体360度——“马燕红回环倒立”
莫慧兰:团身前空翻越杠再抓杠——“莫慧兰空翻”G组难度
刘璇:单臂大回环——“刘璇单臂大回环”C组
刘璇:单臂大回环接京格尔——“刘璇单臂大回环接京格尔”
李莉:正吊分腿后切越杠再抓杠——“李莉腾越”
罗丽:中穿前上成扭臂握倒立——“罗丽倒立”
马燕红:腹回环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下——“马燕红下”F组难度(07年)
毕文静:扭臂大回环单臂转体360度成反握——“毕文静转体”E组难度(07年)
李娅:前空翻转体180度抓杠直接接前空翻——“李娅空翻”(准确地说只有前面的分腿前空翻转体180为李娅的命名动作,也叫叶格尔180)
【平衡木】
杨波:分腿结环跳——“杨波跳”
罗莉:中穿前上成扭臂握倒立——“罗莉跳倒立”
李莉:背转450度——“李莉背转”
陆莉:横木上一腿屈一腿直跳转90度成交叉站木——“陆莉跳”
陈翠婷:团身后空翻分腿坐下——“陈翠婷下”
男子(17个)
【自由体操】
童非:旋子转体360度——“童非转体”
李月久:分腿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度前滚翻——“月久空翻”
楼云:分腿侧空翻二周转体270度——“楼云空翻”
【鞍马】
童非: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童非移位”
王崇升:托马斯全旋起倒立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王崇升转体”
吴国年: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吴国年转体”
李宁: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李宁交叉”
【吊环】
李宁(1):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李宁摆上”
李宁(2):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李宁正吊”
李小双:从支撑开始慢落下成悬垂直臂压上成十字2秒——“李小双十字”
【跳马】
楼云: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或直体奎尔沃转体360度——“楼云跳”
卢裕富:冢原屈体后空翻二周——“卢裕富跳”(A分7.0 07年规则)
李小鹏: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度——“李小鹏跳”(A分 7.2 07年规则)
【单杠】
邹利敏:向前大回环转体360度成单臂扭臂握前翻转体360度成反握——“邹利敏空翻”
肖瑞智:前摆分腿前空翻成反握前翻——“肖空翻”
【双杠】
李小鹏:挂臂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李小鹏挂”
李宁:双杠大回环转体180°成支撑——“双杠李宁大回环”
第2个回答  2008-08-06
18世纪末,现代体操兴起于欧洲,曾是体育的代名词。1896年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 A、男子:团体、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蹦床个人赛; B、女子:团体、个人全能、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艺术体操之个人全能与团体全能、蹦床个人赛。 体操是体育与美学完美的结合,也是最早的运动项目之一。在 20世纪后期的奥运会体操比赛曾为人们上演了很多叹为观止的场面。 说起体操运动的历史,它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体操比赛。而在古罗马、波斯、印度和中国都有过体操的记载。 “体操”这个词也来自希腊语,原意是“赤裸”,因为当时运动员很少穿衣服。18世纪末,现代体操开始在欧洲兴起,也一度成为多种语言中“体育”的代名词。1896年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 体操 体操比赛男子项目有:团体、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项目为:团体、个人全能、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第3个回答  2008-08-04
楼上的抄了这么多有用吗
我还是发点实在的吧
http://2008.baidu.com/xiangmu/ticao.html 这里有2008竞技体操所有资料 和历史资料
第4个回答  2008-08-05
一楼的回答真丰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