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为何要拜见舅姑?古代的舅姑指的是谁?

如题所述

因为古代所谓的舅姑,其实是指公公婆婆或者岳父岳母,结婚当然是要拜见双方的父母的了。在很多的,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书籍当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古人在结婚的时候,似乎要拜见舅姑。而舅姑在现代来解释,就是舅舅和姑姑。那么为什么结婚必须要拜见舅舅和姑姑呢,叔叔伯伯和姨妈为什么不能受到这种礼遇呢。但是其实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古时候的舅姑和现代的舅姑并不是同一个意思。

最初,在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那是一本叫做《尔雅释亲》的书,其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妇称夫之父日舅,称夫之母日姑。”。好了,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妇女要称呼自己的丈夫的父母为舅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结婚要拜见舅姑的了。谁家结婚不拜见公公婆婆呢,而且,出嫁之前,女方的父母亲还需要教授女儿如何为人妻子,还要叮嘱女儿,要在“舅姑”面前恪守礼节。

那么,舅姑就单单是指男方的父母亲的吗,不见得。在《礼 记坊记》也有相关记载“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 舅姑承子以授婿。”。这段记载点明了,女方的父母对于男方来说,也是“舅姑”,所以,古时候的“舅姑”是指公公婆婆,也可以指岳父岳母的。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一下原始社会时期的婚姻制度了。很早之前,部族是群婚制度,并没有特定的伴侣。

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相关的制度之后,但是因为早先的制度不同,所以会出现哪一个女孩子的公公,可能是自家母亲的兄弟,那一边的男孩的岳母,可能是父亲的姐姐之类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没有改口,依旧称呼其为姑姑或者舅舅之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2
古代的舅姑指的是公婆的意思,南方见到女方的父母也称为舅姑,也就是岳父岳母也可以称为舅姑,古代还没出嫁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的子女要孝敬公婆,所以结婚的时候拜见舅姑也是礼仪。
第2个回答  2020-04-22
在古代“舅姑”有时指公公、婆婆,有时也指岳父、岳母。结婚是人生喜事,肯定是要拜见双亲长辈。
第3个回答  2020-04-22
舅姑是指女方的公公婆婆,男方的岳父岳母,拜见父母,就像拜见天地一样重要,古时候以忠孝为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