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

如题所述

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战乱。基于安禄山为何谋反,很多人的意见对此个表不一。安禄山这个人的心机很深、善于察言观色、背后善于笼络人心,对人对事很是狡猾,他使用贿赂的方法让朝中多数大臣帮他直接树立好的人设从实力对比来说,安禄山虽然兵强马壮,可是人数上就是硬伤。以河北三镇之力,就算会是一时能胜。 

但长期以往,对抗不了唐朝中央以及河东、西北节度使的联合。作为太子,李亨自然会参与国家大政,与一些边将和朝臣结好。在玄宗宠信下暗地拉帮结派,颇有势力,但太子和杨国忠的实力也不容小觑,竟然多次帮着唐玄宗敲打"侮辱"太子,尽管唐玄宗不在意安禄山的表达方式,但太子却谨记在心!其中,李亨与唐玄宗假子——王忠嗣从小一起读书,关系非常要好。 

同时,王忠嗣是当时唐朝战无不胜的军神,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整个唐朝西北乃至河东军区,都是太子的支持者。唐玄宗命安禄山向太子下拜,安却故意装傻说自己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啥官,不能下跪。此后他更是拍着胸脯宣称:"我心里只有陛下之人,储君太子是什么鬼?" 

对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厚爱安禄山初期也是感激涕零的,那么本应"誓死效忠"的他为何最后会起兵造反呢?唐玄宗已经年过70,朝廷内有太子和政敌,朝廷外有敌对的西北藩镇,安禄山已经骑虎难下。 

安禄山能保持对这些势力的优势,完全是由于玄宗对他的宠信,一旦玄宗去世,等待安禄山的必然是被攻讦消灭的命运。尽管安禄山树敌很多,但若他及时服软认错,或许也能得到当权者的"原谅宽恕",即使事后得不到之前的权势,也不会过得太差。

但自尊敏感的安禄山在突厥很受族人的爱戴,又怎么会甘心被朝廷的那些权力小人在暗地里打压,长时间的积压他也憋了一肚子怨气。但是随着玄宗年龄的衰老,在剩余的势力对他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安禄山对这个事情能够心知肚明,所以会"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这正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8

第2个回答  2020-11-09
不想当皇帝的臣子不是好将军。安禄山也想当皇帝吗,毕竟就不用居于他人之下,可以掌握他人生死。
第3个回答  2020-11-13
可能是安禄山对权力有很强烈的渴望,所以受到了唐玄宗的如此厚待,他还要造反。
第4个回答  2020-11-10
因为安禄山本人非常的贪婪野蛮,他对权力的欲望非常大,而且皇帝是随时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所以他决定造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