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起源有几种传说

如题所述

1、仪狄造酒

据古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的人,他是一名掌管造酒的官员。当时民间有不同版本的酿酒方法,仪狄深入民间,把这些酿酒的方法总结归纳了起来,将糯米发酵形成一种叫醪的东西,利用醪糟制成了黄酒。

2、猿猴造酒

猿猴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特别明显的逻辑思维。据历史典籍记载,猿猴不但是非常喜欢酒的,也是能自己造酒的。

明代学者李日华曾记载:山多猿猴,采花果于石坑中,酝酿成酒,香气逼人。有的学者认为,猿猴造酒是属于一种适应性的本能性行为。猿猴为了过冬贮存食物,成熟的食物摆放时间过长,受到空气中的酵母菌的而影响,自然的酿成了酒。

3、上天造酒

李白曾有言:“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在天空之中,有一颗星叫酒旗星,属于狮子座。传说是这颗星的星君创造了造酒的方法,并且把方法传授给了杜康。当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有一定的玄幻色彩,不得不说,我们的先人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扩展资料:

现代酒的发展

当下,杯中之物的队伍更加发展壮大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酒主要分国酒和洋酒两大类,国酒中又有白酒、啤洒、黄酒、葡萄酒,等等。

饮酒本是看个人喜好而定的事情,但是大家似乎有个共识,就是从区域上来分。东北、西北等北方人喜欢喝度数较高、猛烈辛辣的白酒,而江浙一带的南方人更偏向于度数较低、回味悠长的黄酒。

黄酒性缓,度数不高,有甜味,故口感适合吃酸甜食的江浙人。易上口,度数低,多饮又有何妨呢?黄酒可以温、烫,可以在其中加生姜片,或是柠檬片,冬天还可以打个鸡蛋下去,夏天可以加冰或是冰镇,饮用方法比白酒花样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酒的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5
酒的起源有几种传说: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情况对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年)
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磁山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有发达的农业经济。据有关专家统计:在遗址中发现的"粮食堆积为100m3,折合重量5万公斤"还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有人认为磁山文化时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三星堆遗址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埋藏物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之间的遗物。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其形状之大也为史前文物所少见。

(5)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组合酒器,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缸,贮酒所用的陶瓮,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100多件。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职业酿酒者(王树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酿酒",《中国烹饪》,1987.9)。在发掘到的陶缸壁上还发现刻有一幅图,据分析是滤酒图。 在龙山文化时期,酒器就更多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业。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明创造,而是发现。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2、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3、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酿酒起源于何时?我国最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对于后一个问题,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绍。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现代的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但一直没有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即然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国外发现在一万多年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而那时,人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综上所述,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二种主要观点,即:先于农耕时代、后于农耕时代。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传统观点进行再探讨,对酒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4
中国造酒源远流长,品类繁多,名酒翡翠,享誉中外,在关于酿酒起源也是众说纷纭,在这里百年老店给大家介绍几种关于酒起源比较普遍的记载给大家作为参考。
第一种说法,就是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酒有酒是上天“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
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写的酒是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也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的说法。
经常喝的大醉,被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写道“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在此之外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耀”等,都经常出现“酒星”与“酒旗”这样的诗句。
窦苹所写《酒谱》中也有“酒星之作也”的对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过祖先就有酒是上天“酒星”所造的说法。不过这连《酒谱》的作者本身也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不过我们的祖先能在浩淼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么明亮的“酒旗星”,并留下许多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至于因何取名为“酒旗星”,姑且认为它“主宴飨饮食”,那不仅说明我们的祖先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也证明了酒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中,确实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酒自“上天造”的说法,在现在看来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是夸大的说法。姑且录入文鉴,仅供后人参考、
第二种说法是猿猴酿酒说。唐朝有名姓李的教人们如何捕捉猿猴中有详细的记载,经过人们细致的观察,逐渐掌握的猿猴的弱点,那就是“嗜酒”。
于是,人们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几缸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钱踌躇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的用指蘸酒吮尝,时间一久,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便禁受不住酒的诱惑,开怀畅饮起来,结果乖乖的被人们抓住。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我国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诗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清代另一种笔记小说中也说:“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有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娄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看来人们在广东和广西都发现过猿猴酿的酒。
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也有过猿猴造酒的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作中写道“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
第三种说法仪狄早就说。在我国古代有一种说发“酒之兴起,肇自上皇,成与仪狄”。意思是说自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方法流传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流传于后世的。”
有一段记载,较之其他古籍中关于造酒的记载业,酒算详细的了,根据这段记载,具体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夏禹的女人,令仪狄监造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做出了酒味道很好,于是奉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喝了后,觉得的确很美好。”
可是这位被后世奉为“圣明之君”的夏禹,不仅仅没有奖励仪狄,反而疏远了他,对他不在重要信任,反而自己从此和美酒绝了缘。还说什么:“后世一定会有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
这段记载流传于世的后果是,一些人对夏禹倍加尊崇,推他为廉洁开明的君主。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的记载,似乎仪狄乃酿酒之始祖,这是否事实,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不过大多数史籍证明仪狄乃是“黄酒”的创始人。
第四种说法乃是杜康造酒说。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在桑园树洞里,剩饭子啊洞中发酵后,有芬芳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
由一点生活中偶尔的机会作契机,启动发明创造之灵感,这是很符合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的,这段记载后世流传,杜康便成了很多留心周围的小事,并能及时启动创作灵感的发明家了。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人们意识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元代的元好问在《葡萄酒赋》的序言中记载到某山民因困于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葡萄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
根据古代的传说还有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应该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要的酿造技术也比较简单。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起源于何时?我国最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传统的酿酒起源观点认为:酿酒是农耕后发展起来的。该观点在汉代都有人提出。现代也有许多学者持有相同的观点,有人甚至认为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了剩余的粮食,才开始酿酒制作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1937年,我国考古学家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谷物,是为酿酒,而非做饭。吃饭是重饮酒中带出来的,该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但一直没有证据。
终上所述,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先于农耕时代、后于农耕时代。”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传统观点进行探讨,对酒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3个回答  2013-07-16
杜康吧,应该是我们国家的酒祖宗
第4个回答  2021-01-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