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如梦令-黛玉》的解析

如题:寻求以下这首词的解释赏析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回。
  原文: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2)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速”;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红楼梦》戚序本、程高本中“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以己卯本、庚辰本为准。
(3)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林黛玉风流灵巧。
(4)谁拾谁收:这是林黛玉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红楼梦》戚序本、程高本中“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林黛玉自况看,贾宝玉亦未曾“舍”弃林黛玉。以己卯本、庚辰本为准。
(5)“嫁与东风”句:这是林黛玉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6)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解析:粉堕”和“香残”都指柳絮堕枝飘残,隐喻红颜逝去;百花洲在林黛玉的家乡姑苏,用在词中借以自况;“球”谐音“逑”,有“配偶”的双关之意;“嫁与东风春不管”化用唐代李贺《南园》诗“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林黛玉身世不幸,生成了一种极度敏感的性格,她所做的诗词歌赋,都十分的悲惨凄凉。这首《唐多令》缠绵凄恻,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这阕词和《葬花吟》一样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经典之作,寓抑塞不平于哀伤凄恻之中。词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以及《葬花吟》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等句,都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和“凭尔去,忍淹留”两句,有哪一字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与无奈?随风而来随风而散,无论是残红还是柳絮,都以一种极清极洁的方式告别人间,正表现了黛玉不愿受辱、不甘屈服的孤傲性格。
  在林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喻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林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它对后世学者研究作者写贾宝玉、林黛玉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满洲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1
2 诗
诗是黛玉身体的一部分 在大观园之中 唯一能称得上是诗人的只有黛玉(宝钗一直认为女子不应该识字的 何谈其它?宝玉在外虽强 在姐姐妹妹们面前 却也落第 更何况 只有真正把诗溶进生命的人 才配称为诗人)
她的诗也许不会多么壮怀激烈 但是真正灵魂的寄托 黛玉的灵魂与诗早就无法割舍 有黛玉 就有诗的存在 诗和黛玉 是一体的

这首词是从苏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中转来,原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写的是杨花,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柳絮的归宿也暗喻了黛玉命运的无依无靠,与"人命薄",春去无奈,最可怜惜,和对命运的无奈
第2个回答  2013-08-01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尽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一直以来都异常喜欢这首词,尤其是后半阕。每读一次,就会受到一次震撼,感受到一种绝世的凄美,而且美得异常残酷,有如晶莹雪地里的鲜血,惨烈得决绝。那是一种罂粟般的诱惑,明知道一旦读得太深,想得太深就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忧郁中去,却仍旧无法自拔地一次次被它的精巧和凄美打动,一次次在淡淡的茗香中因为它而不由自主地心痛。对黛玉的感情,也远远不是“喜欢”这两个简单的字能承载得了的,也许还有一份心灵相通的牵挂和期待。我甚至幻想着,在时空里能存在有一点让我和她碰面。只需要电光火石般和她一瞬间的对视就足够了,所有的语言都会在那一刹那毁灭,我会轻轻地一笑,然后心满意足得告诉自己,我见到她了,我懂得她了。每次读她的诗作,都会不由自主地让自己错位到她的处境之中,然后在一个个有着明媚阳光和明媚心情的早晨,读着她的诗,突然地开始感伤,惆怅……一句话,感同身受。明知这样做是自作多情兼自寻烦恼,但我仍愿意为着她做个茧把自己缚进去,即使因此死了也是幸福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6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黛玉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え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葬花垂泪,
  谁解其中滋味。
  可笑独侬痴,
  幽梦相思谁慰。
  谁慰,谁慰,
  千古情人心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01
粉堕”和“香残”都指柳絮堕枝飘残,隐喻红颜逝去;百花洲在林黛玉的家乡姑苏,用在词中借以自况;“球”谐音“逑”,有“配偶”的双关之意;“嫁与东风春不管”化用唐代李贺《南园》诗“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林黛玉身世不幸,生成了一种极度敏感的性格,她所做的诗词歌赋,都十分的悲惨凄凉。这首《唐多令》缠绵凄恻,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这阕词和《葬花吟》一样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经典之作,寓抑塞不平于哀伤凄恻之中。词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以及《葬花吟》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等句,都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和“凭尔去,忍淹留”两句,有哪一字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与无奈?随风而来随风而散,无论是残红还是柳絮,都以一种极清极洁的方式告别人间,正表现了黛玉不愿受辱、不甘屈服的孤傲性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