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的意思是:最初出家的时候,有诚恳的决心,出家人一辈子修持都像开始出家的那一下精诚的话,那就成佛有余了。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出自:增广贤文(黄甫林著书籍)

古人云:出家三天,佛在面前了,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华严经》也有“菩萨初发心时,即成正等正觉”的道理。

释义:刚出家的时候,十分虔诚严谨,仿佛佛时时都在面前一般;出家时间长了,感到修行成佛,并非易事,心中反觉得空虚寂寞,似乎觉得佛距自己很远,待到经过了更长时间的艰苦修行磨炼,除去了一切杂念,心中清净,感到自由自在,这时便进入了成熟的阶段,由必然走向了自由。

扩展资料

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是为显华天两宗圆顿极意之经文。然华天于此文异其义,天台谓初发心者初住也,便成正觉者,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佛之作用也,是为圆教初住成佛之意。

华严谓若约于寄位而显,则始自十信乃至佛地,虽有六位不同,然得一位随得一切位,相即相入,主伴圆融,故于经中十信之满位得一切位及佛地,此谓之信满成佛。是于初心成究竟之正觉也。

发心就是发愿,这说明了菩萨发愿的重要性。菩萨发愿求生净土,上度下化,终必得证菩提,过去诸佛为菩萨时如是,现在诸佛为菩萨时如是,未来诸佛为菩萨时也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菩萨时,皆无不如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古代佳句集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的意思是一般刚出家时,非常虔诚,非常精进,等时间一长,就开始懈怠。

出自:黄甫林著书籍《增广贤文》

古人云: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释义:刚出家的时候,十分虔诚严谨,仿佛佛时时都在面前一般;出家时间长了,感到修行成佛,并非易事,心中反觉得空虚寂寞,似乎觉得佛距自己很远;待到经过了更长时间的艰苦修行磨炼,除去了一切杂念,心中清净,感到自由自在,这时便进入了成熟的阶段,由必然走向了自由。

以出家人修行的三个阶段,说明从必然进入到自由是一个长期艰苦磨炼过程。与为人处世、研究学同都有相通之处。

扩展资料:

与“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类似诗句:

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初发心,即初发求菩提之心也,亦即发愿往生净土之心也。

菩萨本有地上与地前之分。登地菩萨,自初地至十地,皆称法身菩萨。而地前菩萨,则为凡夫菩萨的总称。系指能发大心的凡夫,虽未登地,而其发心广大,不为自己功名富贵,或子孙福禄,而时能为法界一切有情,求生净土,速证菩提,像这样发心的在家弟子,始可称为初发心菩萨。

世尊尝言:“菩萨初发心,即成正觉。”发心就是发愿,这说明了菩萨发愿的重要性。菩萨发愿求生净土,上度下化,终必得证菩提,过去诸佛为菩萨时如是,现在诸佛为菩萨时如是,未来诸佛为菩萨时也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菩萨时,皆无不如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2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为:修行之人如果能够保持最初的那份虔诚之心,那么就算成为佛祖都是绰绰有余的。

这句话也表达能够善始善终的把一件事做好,那么成功就终会到来。其意义与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差不多,《诗经》中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也是这个意思。

扩展资料: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出自明代的《增广贤文》,原文部分段落如下: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诗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18

如果出家几十年,都像最初那一念那么诚恳的话,早就成功了。此句出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我国华严宗以本经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立宗。简称《华严经》,或称《杂华经》。

我国华严宗即依据本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为宗旨。兹就本经之经题而论,《大方广佛华严经》系‘法喻因果’并举,‘理智人法’兼备之名称,一经之要旨,皆在此中。

扩展资料:

原文段落: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诗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参考资料来源:大众网 经中之王!佛家三大最高经典,三种极致的人生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4

意思是:秉持着出家时的初心,潜心修研佛法,那么得道成佛就卓卓有余了。

用来比喻一个素有大志,信念坚定的人,在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及伟大的事业中,不论是一帆风顺还是艰苦卓绝,他会经常坚定自己的信念。回想一次,就会调动一次自身的潜能和智慧,产生出前进的动力。相持不断,激发不已,自能信定而达目的的彼岸。

扩展资料: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这两句是《增广贤文》里面的话。

俗话说:出家一年,佛在心里;出家两年,佛在大殿;出家三年,佛在天边。实际上是一个信念的问题。信念不坚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三分钟的热潮,是做不成大事业的。

经文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于一个事业者来说,信念是一切事业的源动力。这种信念,“建立得愈坚固,调动的潜能和智慧就愈大,排除外界的干扰能力就越强,最后可以达到推而不动,缠而不乱,颠而不倒,自始至终按照既定的方向,达到成功的彼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