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要把宗教命名为神道教?

如题所述

与其他原始民族的宗教相比,日本的宗教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它基本上是万物有灵论的,是一种幼稚的,没有明确神性概念的普遍自然崇拜。一般来讲它是多神教,除了这个术语可能对神的种类、数量和意义有严格限制以外。日本人后来把他们的宗教命名为“神道(神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们需要把它与教义清晰而成熟的佛教信仰区别开来。虽然日本人承认一些伟大的神灵,把他们附着于日、月、土、谷和风,但他们并未被赋予明确的性格,也没有用神像来表现。崇拜的对象叫做“神”,这个术语意为“无上的”,但它被应用于几乎一切神秘或有趣的事物,范围从天象到泥沙以至于害虫。在自然与超自然、魔术与崇拜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死后生命的想法极端模糊,宗教十分缺乏道德内容。它包含许多禁忌,而且对礼仪的洁净十分注重,用净化仪式来排除污秽,但这种要求并不是基于道德上的考虑甚至不是总与健康有关。例如,不洁总是与生育、死亡和不管是否光荣的受伤联系在一起。为了取悦神,人们用恭敬的行动、祈祷和祭品来供奉他们。但献祭的酒食逐步被象征性的物品代替了,先是陶、木器,最后是纸制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是神道教现代日本人的宗教 ①日本人的宗教活动据各媒体的调查显示,日本人除了每年去祖先墓上扫墓一两次、春节时去神社佛阁等进行新年的第一次参拜外,实行率超过50%的宗教活动当属对着自家佛坛或神龛双手合十进行祈祷了。在寺社祈求自身安全、生意兴隆、考试合格,身上带着护身符、护身牌之类的驱邪物或吉祥物的已超过3成。另外,实施率高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圣诞节、节分、盂兰盆节、母亲节、情人节等。传统节日以前多数与宗教有关连,但现在已经失去其宗教性,成为一种一般性的习俗了。还有,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举行的仪式(通过仪礼)有,出生后不久就进行的参拜氏神的参宫仪式,3岁5岁7岁的孩子去神社祈愿的七五三节,青年时期的成人式、婚礼,葬礼以及死后的种种法事,葬礼的形式中佛教形式占绝大多数,结果,日本人通过种种的人生仪式最终都归结到了神社(神道)或寺院(佛教)。 ②宗教人口去年,读卖新闻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占总人口的21.5%,没有宗教信仰的占77.3%,读卖新闻社在战后定期进行有关宗教的舆论调查,根据此调查,信仰宗教的人口比例在逐渐减少,1995年的地铁沙林事件以来,日本的信教人口只占全体的20%多了。另一方面,根据文化厅每年刊行的《宗教年鉴》,截止至2000年12月末,各宗教的信徒数中,神道系为107,952,589人、佛教系为95,420,178人、基督教系为1,771,651人,其它的为10,221,454人,合计二亿一千五百多万人,远远超过了日本的总人口数,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此统计是宗教团体的自主申告,有可能信徒数要超过实际数目;二是日本人的日常宗教活动许多同神社、寺院双方都有关,两者重复计算的可能性也有。另外根据与国外的比较统计(电通总研、余暇开发中心“37国‘世界价值观调查’报告”1995年、1989~1991年实施)显示,日本人有33.3%的人信教,90%人口信教的国家有6个,80%的有10个。因此日本的信教人数非常少,同一调查中,中国的信教人数更少,仅为3.5%。那么日本是否是宗教性淡薄的国家呢?去扫墓的人、在新年参拜中向神佛祈愿的人所占比例很大,另外在一生中与神社、佛阁有关的事很多,从这点来看,人们已经把宗教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行为中,没有意识到这其实也是宗教。就这一点,尽管人们经常指出日本人对宗教教团的归属心淡薄,在种种调查中回答“信仰宗教”的人口比例也很小,但宗教已经以民俗宗教的形式渗透到日本人心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