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运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

如题所述

1.《观潮》这篇文章结合了图画叙事、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它使用隐喻,夸张和其他描述手法。

2.类比

白线、白墙、白马来比较远近不同的潮水形态;潮水的声音被比作滚滚的雷声和滑坡。

好处:作者这样写很具体,形象。即使读者没有到过那里,也仿佛看到了钱塘江的巨浪。

3.比较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潮汐的特征。例如,从“山崩般的声音”的表现,对比平静的河流。

扩展资料

《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观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6
  《观潮》运用了的写作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
  用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而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用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来比喻江潮发出的声音。
  好处:作者这样写十分具体、形象。即使读者没去过那里,也仿佛看到了响声巨大、声势浩大、壮现的钱塘江大潮。
  二、对比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来表现潮水特点。
  例如从“声如崩山”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消声歇的江面之静。
  三、侧面描写
  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四、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7
《观潮》一文写景叙事相融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还有简洁的白描,十分生动形象。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4-19
《观潮》一文写景叙事相融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运用了比喻、渲染、对比、夸张等描写手法,还有简洁的白描,十分生动形象。
第4个回答  2016-04-11
《观潮》一文写景叙事相融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还有简洁的白描,十分生动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