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排球移动步伐(并步,交叉步等)教学教案.

排球移动步伐常用的有 并步,交叉步,滑步,跨步 跑步等 ...

王倩排球课堂:“交叉步”姿势要领讲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移动是从起动到制动之间的人体位移。移动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人体位移的距离。移动的作用是及时地接近球,保持好人球关系,以便合理完成击球动作。迅速的移动可以占据场上的有利位置,争取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及时地移动到位,是完成技术的关键。软式排球运动都是在人体移动中完成击球动作的,因此,移动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击球效果。
移动的特点:移动是通过队员的走动或跑动来完成的。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大都是短距离的移动,两三步移动最多。软式排球场上的移动又是不定向的,即每一次的移动都必须根据来球方向、击球方向或在比赛中根据本方的战术组成进行多方向的移动,根据接球的性质和接球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步法。
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部分组成。软式排球常用的移动步伐有并步与滑步、交叉步、跑步等。
(一)移动动作方法
1.移动前的准备:应根据场上的情况采用合理的准备姿势,以便及时地进行起动,快速移动到位。
2.起动: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迅速抬腿收腹,使身体重心倾向移动方向,同时移动方向的(交叉步移动除外)异侧腿迅速蹬地,使整个身体迅速向来球方向起动。
3.移动步法
(1)并步与滑步:当来球距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近球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另一侧脚迅速有力地蹬地,并迅速跟上做好接球的准备姿势。当来球与身体的距离较远,用并步无法接近来球时,可采用连续并步即滑步。
(2)交叉步:当来球在体侧3米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如向左移动采用交叉步时,身体稍向右转(图2-4 ),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大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成接球前的准备姿势。
(3)跑步:当来球较远时采用跑步移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不宜过早做击球准备,边跑步边看球。
4.制动:击球前,身体重心必须相对稳定,才有利于完成各种击球动作,并控制好击球方向、路线和落点。所以在移动后必须有良好的制动过程。
一步制动法:移动后跨出一大步,同时降低重心,全脚掌着地以抵抗身体继续移动的惯性,并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上体,使身体重心停留在两脚所构成的支撑面以内。
两步制动法:两步制动时以倒数第二步做第一次制动,紧接着跨出最后一步,同时身体后倾,两膝弯曲,重心下降,用脚内侧蹬地,以抵抗移动的惯性,使身体处于有利做下一个动作的状态。
(二)移动技术分析
1.起动技术分析
(1) 起动是移动的开始,起动的快慢是速度的关键。
(2) 起动的力学原理是破坏平衡。移动时身体应向移动的方向前倾,重心降低,使后脚蹬角度减小,增大后蹬水平分力,达到加速起动的目的。
(3) 起动时主要用力在于蹬地腿的爆发力,爆发力越大,起动速度越快。
2.移动技术分析
(1)移动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2)并步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快速作到制动,便于做击球动作。并步可向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主要用于传球、垫球和拦网技术。
(3)交叉步的特点是步子大,动作快且制动强,主要用于二传、拦网和防守。
(4)跑步也可向各个方向移动。其特点是速度快,但制动较困难,需要两三步的减速后方可制动,主要用于追击距离比较远的球。
3.制动技术分析
(1)制动的实质是恢复平衡。制动和起动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当移动后跨出一大步,跨出脚给地面以蹬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和身体重心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身体重心移动速度减小,起到制动作用。移动后身体重心后移和降低,有利于减小蹬地角,加大制动的水平分力。
(2)一步制动多在短距离移动之后,速度较慢、冲力较小时采用;两步制动则主要在快速移动之后,冲力较大时使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