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

谁知道这首诗的准确意思?

先说背景: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南湖秋水夜无烟:清秋佳节,月照南湖,湖面上很干净,没有什么烟雾。 南湖,就是洞庭湖,因为洞庭在岳州西南。 秋水,表明季节。大概就是说清秋佳节,月照南湖。 夜,表明时间是晚上。 无烟一词这里用得好,本来是说湖面上没有烟雾,但是实际上是在说月光的澄澈。 耐可乘流直上天:怎样才能乘着这流水直上青天啊!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就这个词用得好,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近似。
对于赊这个字,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就这一个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 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李白的这首诗,主要就是在写景叙事而已,因为一共有5首,在今天估计就相当于五篇日记,五篇流水账。只是人家的流水账就很有艺术而已,我们来读这几首诗,就是体会诗人的那种意境而已,诗歌不能翻译,翻译出来了就什么味道都没有了,最突出的就是《静夜思》,翻译出来了比3岁小孩的大作还不如了。
 
参考资料:《唐诗鉴赏辞典》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这首诗以想象奇特而令人称绝:简译文如下:秋季的洞庭湖,水天一色,在月色下更是干净明亮;如何借着这一望无际的水势直通青天啊!暂且就着这佘来的美丽的洞庭月色,赶紧打来一壶美酒,用它来下酒!!!这里最有趣的诗句就是后两句!用月色做下酒菜!奇妙的想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