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作文材料ppt百度文库

如题所述

除了“命题作文”外,好多作文的命题离不开材料。可以说,材料是命题人设计命题的载体,材料也是命题人揣摩命题人意图的依据。读后感作文有材料,文学评论作文有材料,话题作文有材料,题意作文有材料,漫画作文有材料,材料作文更有材料。因此,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研究,对准确把握内涵和中心非常有帮助。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的,就要根据材料提供的人物和中心事件或围绕什么去说理,进而分析出所要写的中心是什么。例如: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卖,卖了三天也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再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卖马人的意图做了,卖马人不但卖掉了马,而且价格也提高了十倍。这个材料中一共涉及到三个人,中心事件是卖马人求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据此我们可以说出结论,该材料的中心是卖马人不择手段,从而谋取私利。而在写作过程中,有些考生读材料偏离了轨道,赞扬卖马人动脑子、精明,赞扬伯乐乐于助人,实际上,这两点确实新颖,可它没有击中要害。
材料不是单一型,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先分析材料之间属什么关系,然后再分析确定写作的中心。
例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显然,这个作文题提供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他们不团结,不协作,不配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配合。这样一比: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中心就显露出来了。对这一类型的材料,我们读时只需从正面材料入手,立意就可确定。
例如:“蚕食桑,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学习亦然。”这个作文题,属于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只需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即可。材料中所列举的两个事物,它们的共同点是吸收、消化、创新。因此,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推及学习,要想学到知识,一定要先吸收,也就是广泛地获取知识,然后通过思考理解后,进而创新。
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类作文题属多则材料中的反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先找两个材料的契合点,即揭示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这个点找到了,下面就要考虑从反面立意的问题,由此可看出:中心应是“如果不注意纠正小毛病,就会踌成大错,造成重大损失。”
如果材料属寓言故事,不论它是单一型还是复合型,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明白理解题意,不仅仅看表面,更要看实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材料中蕴含的意思。比如1995年的《鸟的评论》这道题,首先要明白,此文要求写的是人不是鸟。其次要找出评论的双方谁是主,谁是次,看它所说的内容是什么,你一分析可能就会发现,鸟指的是对方的缺点,恰恰是它本身不具有并且是人家的优点。好多学生分析到此,就轻易地下了结论:做事不可求全责备。实际上,你只要顺着它们评论的内容去琢磨,就会发现,应正确看待别人才是最佳的立意。
如果材料是话题作文的材料,在审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虽说这种命题方式不象其它类型的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但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话题作文根据话题的性质可分为五类:①话题体现文章的主题。这类作文是话题作文中最简单的,写作时,只要把话题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可。②话题体现文章的中心。体现中心,体现的是一部分,体现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某些要求,要想确立写作的主题,需要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某些成份,使体现的中心更明确,更周严,并且能够表述一个观点。③话题体现文章写作的范围。范围确定了,不等于内容也定了,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要在规定的范围内研究材料,分析材料,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这类材料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到,一是范围,二是材料本身。④话题隐含在材料中。这类作文审题的难度非常大,不过,你只要稍一留心,就会轻而易举地发现材料中的点睛之笔,只要找到这个句子,话题有了,中心也有了。⑤话题多元化,需要自己慎重选择。这类作文,提供的材料中,关于某一个问题的讨论有好多种,有健康的,有消极的,有模棱两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筛选出积极的、有价值的一个角度去立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跑题。
材料作文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命题的主旋律。实际上,它好比是一个抓手,我们只要找准切入口,读懂材料,确定主题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