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国志,分别著作于哪一年?

同上

首先,《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史载均无确切的成书时间。

再次,一般写史书从收集资料到修改以及全部完成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一年恐怕完不成。

《三国志》是史传,成书在西晋。
如果按照《晋书�6�1陈寿传》的说法考证,应该在晋武帝咸宁四年(278)之前。
《三国志》成书后,陈寿大得张华,杜预等时望赏誉。咸宁四年,杜预出镇前,尚向武帝推荐陈寿,“宜补黄散”。故其成书当在咸宁四年之前。

但是我又察了一下书, 浙江古籍出版社《三国志》前言中说: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此时陈寿四十八岁,开始着手整理三国史事,先后撰成《魏书》《蜀书》《吴书》凡六十五卷,称为《三国志》。
这个说法又不知道出处是哪里。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国志》应成书于西晋立国以后(因为陈寿明显的把曹魏算作正统,这是为了接续晋篡位于魏的事实),并在晋惠帝元康七年(297)之前完成,因为陈寿死于此年。

附录:《晋书�6�1陈寿传》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暠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
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案: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寿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余文章传于世。

又,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应在元末明初,因为罗贯中本人的生卒年代不可考,所以就更不要提他的著作了。贾仲明的《录鬼薄续编》(这真是名副其实,呵呵)中载有一篇罗贯中的小传,抄录于此,以补此问题的遗憾。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只能做如此匆匆考证,不知答案可否满意,愿再次商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这需要在百度中查找具体的答案,我们才能够了解它的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