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上海之根”——松江,可谓沧海桑田。昔日的上海,是松江府的一个县;今天的松江,是上海市的一个区。松江历史悠久,自古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荟萃。松江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冈身”以西,从古海岸线形成时算起,距今约7000年历史,是上海市成陆最早的地区,随着松江地区逐渐变成滨海湖沼泽低地,高墩和低丘已有人类活动,在距今7000年至4000年间,先民们在九峰一带劳动生息,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型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史载,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00年前,鲁豫皖地区的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文化部族为躲避洪灾和战乱迁入松江,移入了外来特征明显的“广富林文化”,从考古发现的建筑物特征、礼器用品纹饰以及生活垃圾堆场规模来看,广富林应是古老的上海城镇之根,松江广富林文化以血脉相

通的柔美经纬,编织起海纳百川、多远文化交融的和谐摇篮。
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华亭,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吕蒙破荆州,擒关羽,拜抚边将军,受封华亭侯,“华亭”一词始见于史籍。松江的其他别称包括茸城、五茸、鲈乡、鹤城、云间等等。这些别称皆与松江文化种群和人文环境紧密关联。茸城、五茸,与古代松江水草肥美,适应梅花鹿生存环境有关。梅花鹿在九峰三泖繁衍生息长达四千余年,于是就有了“十鹿九回头”的俗语。如今,上海松江地区还有茸城论坛、茸城出租车公司等。鲈乡,因松江盛产鲈鱼,故称。鹤城,与“华亭鹤”有关。云间,是松江至今使用得最多的别称,典出陆云在洛阳与名士荀隐联对之句“云间陆士龙”。此外,松江旧时水名还有松水、淞江、吴淞江之称。黄浦江水系未形成前,则由吴淞江水系导流泄洪。楚时,松江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相传,黄歇曾经治理松水、故后来的浦江姓“黄”,有名“春申江”。人说松江水脉开启申城史河,皆源于此。
春秋时,地属吴。阖闾后属长水县(据唐《吴地记》记:周敬王十年设长水县;宋《嘉禾志》记:周敬王六年设长水县)东境。战国初吴亡属越,中期后属楚。秦时属会稽郡长水县(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长水县为由拳县)东境、海盐县北境和娄县南境地。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浙西为吴郡,浙东为会稽郡;由拳、海盐、娄县皆属吴郡。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年),孙权立子和为太子,为避讳,改禾兴为嘉兴。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成帝封其弟司马岳为吴王,改吴郡为吴国,嘉兴、海盐、娄县改隶吴国。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吴国仍改为吴郡。
梁天监六年(507年),裁娄县,并入信义县,隶信义郡。大同元年(535年),又分信义县的原娄县部分,建昆山县,今县境西部属之;又析海盐县东北境先后置前京、胥浦两县,今县境南部属之,隶信义郡,旋改隶吴郡。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吴郡为苏州,隶浙江西道。华亭县属苏州。
唐末,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年),王腾据华亭反唐。腾败后,华亭以苏州属县,或为浙西所有。至乾宁四年(897年),钱镠遣部将顾全武拔华亭。自此,地属吴越国。
五代吴越王钱镠宝大元年(924年),置开元府于嘉兴,华亭县隶开元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吴越王钱元瓘废开元府,华亭县隶中吴军(苏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一说奏请在三年,敕置在五年),钱元瓘设秀州于嘉兴,华亭县改隶秀州。
上海镇的记载初见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这里已设有“上海务”,是秀州(浙江嘉兴市)地区17个“务”之一,起初地位还不如华亭、青龙等务,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靠上海浦,南宋政府在镇上设市舶司,从此,上海镇逐渐取代青龙镇,上海镇隶属华亭县。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领华亭县。一年后,华亭府改名松江府(松江名称以境内有吴松江得名。吴松江最早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本谓吴地松江,至宋始称吴松江,明、清作吴淞江)。至元二十九年,分华亭县东北境置上海县,属松江府。泰定三年(1326年),罢松江府,华亭县改属嘉兴路,隶江浙行省;而设都水庸田使司于原松江府治。天历元年(1328年),罢都水庸田使司,复置松江府,华亭县仍隶松江府。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华亭、上海两县部分土地,建青浦县,设治青龙镇。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华亭县西北部建娄县,隶松江府。初设治于府城西水次仓,后移入府城,与华亭同为附郭县。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大县难治,奏请分县,分华亭县东南境白沙乡和云间乡建奉贤县;分娄县的胥浦乡及华亭县西南一部分建金山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华亭县改称松江县。
民国3年,江苏省划分为5个道,松江县隶沪海道(道尹公署设于上海)。民国16年,撤道,仍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22年,在松江设立江苏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松江为其辖县。
民国23年,专员公署撤销,松江县直属江苏省。
民国25年,在松江设立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松江为其辖县。
民国26年11月,日军侵占松江。日伪期间,松江设立伪维持会,后改为伪松江县政府,隶属于伪江苏省政府。民国31年日伪“清乡”期间,改称“松江特别区”。民国33年复改为松江县。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松江县仍由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直至解放。
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松江。苏南行政公署设松江专区,专署驻松江,松江为其辖县。
1952年恢复江苏省建制后,松江专区隶江苏省。
1958年3月江苏省松江专区撤销,松江县划归苏州专区。11月,松江县划归上海市。
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