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为什么不讲天子杀害,自己称王呢?

原因:

当时的形势是曹操的实力并不是最强大的,地盘也不是最多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手下人才也不是最多的。虽然当时汉王朝名存实亡,但是毕竟是正义的象征,为汉朝奋斗是许多有志之士的人生目标。

所以曹操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赶在其他诸侯之前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曹操军团的社会地位就明显提高了,许多人才也会更倾向于投靠他来施展抱负。

并且他作为汉朝的代表话语权也更重要了,别人对付他的时候言不正名不顺,他进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行动时都可以借助皇帝的名义,不仅减小了阻力,还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

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曹操为什么不取而代之呐?他给出的理由是“世受汉恩”。而据我看来是两点,曹操毕竟还是个读书人,受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较深。其二是汉献帝已经不可能对曹操的生存地位带来任何威胁。自从董承案之后,汉献帝总算认清了形势,再也没有乱说乱动。假如汉献帝总是密谋除掉他,曹操岂是引颈受戮之辈?早就来个先下手为强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忠诚是有条件的。统治者都知道恩威并施的道理,要让臣下对自己忠诚,胡罗卜和大棒子是不可或缺的两手。纪晓岚多么有学问的人,被流放到伊犁是因为他惹皇帝不高兴了,让他修《四库全书》是对他的重用。对于前者,他要三跪九扣谢不杀之恩,对于后者,他要诚惶诚恐谢知遇之恩。他对乾隆爷想不忠诚都不行,也许想都不敢想。这不是因为乾隆是一个皇帝,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假如乾隆只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帘子后面听政的又是一个只会哭哭啼啼的隆裕太后,纪晓岚又掌握了九镇北洋大军,他不想做袁世凯都不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14
曹操可不是讲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讲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出自袁绍
第3个回答  2013-08-28
因为当时天下人人心向刘,(跟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有关···),如果自己称王,天下人心就不向自己了,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面具让天下人都向这自己,而且打战的时候也出师有名啊,打着“为皇帝收复失地”的旗号和谁打都处于“正义”的一方。
第4个回答  2013-08-28
曹操的观点不是挟天子令诸侯,而是.什么意思呢?挟天子令诸侯是要挟天子达到命令诸侯的目的,而曹操是恭恭敬敬的把天子供奉起来而且没有对天子不敬,有什么事他都还是先请示天子然后执行(当然也是给天子面子)那么这样就不算是挟天子令诸侯了.所以我说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