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赏析

塑造了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转过回廊叩玉钗”的妙处?

 减字木兰花·新月 -纳兰性德   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赏析:  本想停下手中胭脂,停止这无人欣赏的晚妆,却又对着镜子描画纤纤的细眉。默默凝视着天空,等到相约的时刻,却经部住烟雨的敲打。 我等的人,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到星辰替代了现在的主角,希望我们能够在这约定的夜里相聚。现在这个孤独的高楼上,无论看着哪里的景物,天上人间,似乎都充满无法压抑的愁绪。   这是写 女主人公 等待男主人公时,忐忑不安得心境。用之前的化妆作为铺陈,点出 女主人公对这次约会的重视。等的过程中又通过对烟雨的描画,透露她对天气的不满,生怕影响了,他来的脚步。最后默默写出她的心事,对希望能够相见的急切,和对漫长等待的不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8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当年,明珠府的花园,文静的小容若永远都有一个最好最好的玩伴,两个孩子一起,花花草草秋千架,蜻蜓蝴蝶小风筝,对于容若和他的表妹来说,这都是一段无比快乐的童年。
  快乐,只因为在一起。
  容若从小就是一个落落寡合的孩子,同龄的玩伴中只有表妹一人适合他那文静孤单的性格和吟诗填词的癖好。他们是童年的玩伴,也是少年的诗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既有两小无猜的天真,也有朦胧难言的情愫。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喜欢栓在一起,只知道只要他们不在一起,日子总会变得漫长难捱。
  韶光流转,当表妹已经弹得一手好琴的时候,容若也已经能够写出第一流的词章,而那些美丽无仑的词句本来就是要跟着琴声而入乐歌唱的。
  上天从不会为一个天才制造幸福,如果有时候真的赐给了幸福,其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毁坏。
  容若没有成为例外,当他深深地陷入这种莫名幸福而无法自拔的时候,表妹却按着旗人的规矩被选为了秀女。一入深宫,旋成陌路。都道侯门深似海,皇宫的大门又岂是侯门能比!
  这位显赫的公子也许第一次感到了刻骨的无助,他无法留下表妹,无法夺回她,更无法向夺走她的那个男人复仇。他知道自己最心爱的人就在那红墙璧瓦之内,却一步也迈不进那个禁忌森严的院落。
  这样的一道深深阴影也许正是容若此后怠惰于仕宦生涯的真正原委--当他随着满朝文武三跪九叩的时候,当他追随皇帝出入宫廷院落的时候,他怎能忘记,就在这宫闱深处、最深处,正无声地藏着他那个童年的玩伴、少年的诗友、毕生的爱侣!
  要见一见表妹,一定要见一见表妹!
  机会终于来了。适逢国丧,皇宫要大办道场。容若灵机一动,买通了进宫诵经的喇嘛,裹挟在袈裟大袖的僧人行列中偷偷地混进了皇宫。
  混入皇宫,偷见内眷,容若怎会不知这是何等的罪名。但他还是去了,不是在一时的冲动之下,而是在周详的计划之后,这一节,尤为感人。
  皇天辜负过这对有情人,这一次也终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容若见到了表妹,她也在人群之中,偷偷地发现了容若。这是容若的初恋,惨痛而刻骨铭心的初恋,曾经不知不觉地开始,终于天人悬隔地结束。
  想要开口低唤,又怕被人听见。想要一诉离愁,却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回廊九曲,心思九曲;玉钗恩重,你我心知。就这样,千言万语,只化作颊上红潮、钗头脆响、眉眼无声。这便是他们最后的相见,最后的别离。
  容若这首小令,写得似明似暗、欲说还休,总有些隐衷心曲难与人言。反复读来,既像是容若自己的心间私语,又像是模拟表妹的口吻来摹写她对自己的相思。字里行间似有本事,而才要落实便转眼无迹。只有那段刻骨铭心的苦楚定是真实地发生在当时,直到三百五十年后的今天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消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