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翻译古诗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惜:叹息/春:春天/去:过去,那么第三个春字是什么意思? 几点催花雨怎么解释?是表示她哭了吗)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阑干什么意思?干嘛没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芳草还能连天?怎么个连天法?)

哪里有第三个春字?
几点催花雨,我觉得是承接前面说的,是对景物的描写。惜,应该是怜惜/珍惜/爱惜的意思吧?怜惜春天,可是春天还是就要过去了,我看来,是说几点雨,催促花开(可能是花落),表示春天真的就要过去了。
阑干,是栏杆的意思,无情绪应该是指没有表情的意思,是对春天就要过去的惆怅的样子。
连天芳草?你找个很平坦的地方,或者你想象一样,绿草地一直延伸开去,远远地延伸……最后不是与天相接吗?这只是对景物的一个描写方式,那“接天莲叶无穷碧”,要是你这么说的话,莲叶怎么能接天呢?
呵呵,妄言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6
【题 解】

这首词是李清照惦念离别的丈夫而作。《全宋词》本据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另加词题“闺思”二字,这与本词的主题完全吻合。此词虽写女子闺阁之思,但与一般男性词人的作品绝不相同。一般男性词人的词作中,其女性主人公多为秦楼楚馆的歌儿舞女,由于她们处于弱势的地位,对于爱情生活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所以大多表现失意被弃的哀怨。清照出身名门,她与赵明诚婚后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二人志趣相投,感情深笃,经常在一起共同校勘书籍,研讨金石文字,以至废寝忘食。当然,在这平静美好的爱情生活中也有短暂的分离,一旦丈夫外出,她心中就增添一种难以言状的烦恼与痛苦。这种滋味,她在《凤凰台上忆吹箫》词中曾吐露过:“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句 解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词以抒情入题,开门见山地点明题旨:主人公独守深闺,倍感寂寞,思念远人的一腔柔情,与不能相聚的痛苦交织着;愁情不绝,心神不宁,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在古典诗词中,闺怨、言情之作并不少,但多是男代女作。真正出于女性之笔,像李清照这样大胆抒发自己的情怀,直接喊出“寂寞深闺”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此语不见得新鲜,但直言不讳,反而引人注目。

“柔肠一寸”,化用欧阳修《踏莎行》“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的词意。柔肠仅一寸,而愁绪竟千缕之多,词人以极其悬殊的数字并列对照,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寂寞愁苦、深情绵长、无可排遣的形象。“缕”,是指细长的线。用“千缕”来形容愁,形象而具体,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这是景语,也是情语。春光明媚,百花竞放,一切多么令人留恋。只可惜暮春时节,一番风雨,催逼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匆匆而去。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总给人以希望和欣喜,也给独处深闺的愁人带去了一些安慰。然而,就是这难得的美好也留它不住。这两句没有直言其愁,然而主人公的满腹愁情已寓于景中。惜春,惜花,也正是惜年华、惜美好幸福的写照。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此词上片抒写独处深闺的寂寞心情,下片由景及人,进一步抒写离别的愁苦和盼归的心境。主人公从幽居的闺房里步出户外,倚着栏杆痴望远方。然而始终不见爱人归来,因而意绪不佳。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在“倚”后缀以“遍”字,说明她不是在一处“倚”而是处处“倚”,用简练细致的笔墨刻画出主人公盼望、失望、徘徊的神态。这样,不需要写的往来踱步,以及由此焦急情绪而产生的种种动作,读者已在联想中感受到她精神的苦闷与心神不宁。如果改成“独倚阑干”,语意相同,平仄一样,但就不能体现那种情态了,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结尾三句,写词人遥望丈夫归来的情景。凭栏远眺,只见山长水远,苍茫无际,惟见芳草连天,而伊人何在?《续选草堂诗余》卷上谓“草满长途,情人不归,空搅寸肠耳”。以春草喻离愁,在古典诗词中较为习见,如《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李煜《清平乐》词云:“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望断”句的“断”,作尽解。“望断”,是望得很远很远,望到了最尽头,足见其思念之情极其深切。与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秦观《满庭芳》“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

评 解

这是一首写伤春兼离恨的闺怨词。上片由情及景,情中写景;下片景中抒情,全篇情景融为一体。笔触从闺房转到户外,由深闺相思写到凭栏远眺;起写深闺寂寞之愁,结写切盼归来之情,结构紧凑,一气贯注。

这首小词采用白描手法,没有典故,不假藻饰,充分体现了李清照词作明白如话、语浅情深的艺术特色。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个中”,清陈廷焯《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