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嗜睡症,详细一点

如题所述

嗜睡症的产生,中西医各有说辞,在中医看来,中气不运是引起嗜睡症的主要因素。中气即是脾胃之气,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阳”主动,“阴”主静。所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时也会出现嗜睡症。《灵枢。寒热病》篇说:“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于阴盛阳衰。    中医治疗嗜睡症辨证分型而治:  (1)气血不足:素体虚弱,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嗜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首选方药:十全大补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药各10克,黄芪15克,川芎6克,肉桂、甘草各3克。若以脾气不足为主,宜首选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若血虚明显者,倍芍药、当归,加阿胶(烊化)10克,以养血充营。方中并可加石菖蒲、益智仁等药以开窍提神。  (2)脾虚湿因:素体肥胖,常伴浮肿,动则气喘,食欲欠佳,胃脘满闷,白带量多,质粘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困倦嗜睡,终日昏昏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益气提神。首选方药为太无神术散(《医方集解》):苍术、陈皮各12克,藿香、厚朴、石菖蒲各10克,生姜6克,红枣10枚。湿邪蕴郁化热,小便黄,舌苔黄腻者,宜酌减香燥行气之品用量,并加黄芩、山栀子各10克,薏苡仁15克,通草6克,以清热化湿。此类患者应酌加石菖蒲用量,以醒脑提神。  (3)肾精亏虚:经期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膝酸软。月经后期,经量少。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益肾填精。首选方药:河车大造丸。本药有市售。伴有形寒肢冷,夜尿频而清长者多为肾阳不足,可加淫羊藿12克,炮附子6克,或改右归丸以阴阳双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1
嗜睡症中医可以分为五型:

一、痰湿困脾型:多见于形体肥胖之人,胸闷、纳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呕、口中粘腻,身重嗜睡舌苔白腻脉孺缓。治疗原则:燥湿健脾豁痰开窍。方药:“醒脾开窍汤”加竹茹、半夏等。

二、脾气不足型:多见于病后或高龄之人,神疲乏力、腹胀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等,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原则:益气健脾。方药:“醒脾开窍汤”加人参 、白术、黄芪等。

三、肝郁脾虚型:长期忧愁思虑,精神萎靡不振头昏欲睡多梦时有两胁不适,纳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泻泄,泻后痛减,舌苔薄白或稍腻,脉玄细或涩。治疗原则:舒肝健脾开窍。方药:“醒脾开窍汤”加柴胡、党参、枳壳等。

四、气血两虚型:面色萎黄无华或淡白,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梦、气短懒言,或有自汗,头晕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原则:益气养血醒脾开窍。处方:“醒脾开窍汤”加黄芪、当归、人参,等。

五、湿浊蒙蔽型:头重如裹,口干粘不思饮水,胸闷不饥,二便不利,舌苔厚腻。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头为诸阳之会,若被湿浊蒙蔽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困倦嗜睡。治疗原则:芳香化浊醒脾开窍。处方:“醒脾开窍汤” 加佩兰、苍术、白寇等。 用您身边的、平凡的中医药创造奇迹,这是中医团队在为您服务,如还有疑问,请再追问。
第2个回答  2013-08-21
通用的嗜睡症的自测表贴给你,仅供参考:

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

在以下情况有无打盹、瞌睡的可能性 得分

坐着阅读时
看电视时
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在剧场或开会)
长时间坐车时中间不休息(超过1 小时)
坐着与人谈话时
饭后休息时(未饮酒时)
开车等红绿灯时
下午静卧休息时
总分
注:
①评分标准: 从不=0 分; 很少=1 分; 有时=2 分; 经常=3 分;
②如得分总和超过9 分,即可能存在嗜睡。

嗜睡症表现为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晚上睡眠时间充足,睡眠质量很好,出现白天睡眠发作的情况,连续发作超过1个月或者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

目前西医治疗嗜睡症多采用精神科的药物对症治疗,由于精神科药物的特殊性,长期服用副作用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不佳。

杨淑润主任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嗜睡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及工作经验,总结和提炼了治疗嗜睡症的名方“杨氏醒脾开窍汤”,根据病人情况具体调整用药,纯中药治疗,无副作用,且疗效肯定,已治愈数百名嗜睡症的患者。

您想得到比较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您填一份嗜睡症的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的网址是 ,

同时饮食方面应注意:

1.饮食要清淡:食用了过于油腻的脂肪类菜肴后,人体消化脂肪时血液就要聚集到消化道上,这势必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工作效率下降。适量吃一些韭菜、蒜苗等,而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蔬菜可恢复精力,消除困倦。

2.吃蔬菜和水果:春季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时令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结构平衡,这对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保持旺盛精力有积极的作用。

3.吃姜:姜有辛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能力,提神健身。

4.喝加入茶或咖啡的牛奶:不能单独喝牛奶,否则越喝越困。应在加热的牛奶中加入茶或咖啡,也可放入提神的薄荷叶,薄荷油有助于血液循环。

5.吃鱼和瘦肉:多吃鱼对学习和记忆都有好处,鱼肉不会增加脂肪的堆积,还有健脑作用。科学研究发现,牛肉、鸡肉等瘦肉富含蛋白质,它们的能量高、脂肪少,经常食用能使人有效保持旺盛的精力。当然,步痕旅游网想法:睡多了
多吃点蔬菜
记得早睡早起,养成习惯就好了。
第3个回答  2013-08-21
嗜睡症的中医治疗中医称嗜睡为“多寐证”,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中医认为嗜睡是阴气太盛,阳气虚弱以及脾虚等病因所致。中医大致分两型治疗:脾虚湿重型:主证为身体肥胖,胸闷,身重乏力,食欲不振,食后困倦易睡,或大便溏稀及痰多,舌苔白腻。方用平胃散合三仁汤加减:苍白术各10g,厚朴6g,陈皮6g,猪茯苓各12g,苡仁15g,制半夏10g,砂蔻仁各6g,炒三仙各10g,滑石10g,贝母10g,木香6g,车前草15g。阳气虚衰型:年老体弱或久病之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懒言多汗,畏冷肢凉,舌苔白润。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制附子6g,党参15g,白术10g,干姜6g,黄芪15g,当归10g,升麻6g,陈皮6g,柴胡10g,炙甘草5g,炒三仙各10g。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并用针灸或耳针等综合治疗。1.基本治疗治则:理气化痰、调神醒脑,胆经湿热者只针不灸,泻法;湿浊困脾、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百会 四神聪 印堂 丰隆 足三里方义: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颅之巅,为醒脑之要穴,亦为前人治疗昏困多寐的经验穴;印堂位两目之间,重在调神;丰隆、足三里意在凋理中焦、和胃安神。加减;湿浊困脾加脾俞、三阴交健脾利湿;胆经湿热加胆俞、至阳清利湿热;气血亏虚加气海、心俞、脾俞补益气血;肾精不足加关元、肾俞补益肾精。操作:四神聪针刺时针尖都朝向百会;其余腧穴常规针刺。2.其他疗法⑴ 耳针:取脑点、枕、内分泌、脾、肝、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⑵ 穴位注射: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选用丹参注射、参附注射或生脉注射等,也可选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按常规取2~3穴,每穴2~4ml。
第4个回答  2018-11-12
一般的话会有针灸这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