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画的诗

如题所述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译文

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2、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译文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3、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译文

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

4、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5、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关于诗书画的诗》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白居易)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宋·王慕漪)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明·佚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宋·杨万里)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如是金丹换骨时(宋·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陆游)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虚一点是吾师(清·袁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枕上诗篇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 
  采石江边一抷土,李白诗名耀千古(·佚名)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元·元遗山)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宋·朱敦儒)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晋·陶渊明)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宋·陆游)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唐·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清·龚自珍) 
  清诗句句尽堪传(唐·杜甫)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书
  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5
《关于诗书画的诗》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白居易)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宋·王慕漪)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明·佚名)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个个诗家各筑坛,一家横割一江山(宋·杨万里)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如是金丹换骨时(宋·陆游)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宋·陆游)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虚一点是吾师(清·袁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枕上诗篇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宋·李清照) 
  采石江边一抷土,李白诗名耀千古(·佚名)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唐·李嘉佑) 
  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元·元遗山)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宋·朱敦儒)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晋·陶渊明)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宋·陆游)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唐·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清·龚自珍) 
  清诗句句尽堪传(唐·杜甫)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李白)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 

  书
  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

  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 
  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 
  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 
  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 
  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
第3个回答  2013-05-07
风格是法师他哥无任何我认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