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五猖会》父亲强迫"我"背书你有什么看法

作业来的.写详细点.
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这是对封建家长专制的批判;也有人说这是揭露旧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并无微言大义.上述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若都不赞成,请说出你的看法,同时列出你的理由..

具体如下:

同意这几种说法,因为鲁迅想要表达的包含了这几种想法。作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记叙,在要去玩的时候却突然被要求背书,当然认为父亲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强迫。作为一个孩子,是不可能意识到什么“封建家长专制”,“封建教育制度”的。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1
。《五猖会》讲的是他少年的时候绍兴有很多民间节日,五猖会是一个民间节日,鲁迅很高兴地要去看会的时候,他的父亲突然要他背书。鲁迅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我注意一下鲁迅在这里用了一个词,是“诧异”,不是愤怒,也不是怨恨,如果是愤怒或怨恨就过了,因为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是诧异,是奇怪,是不理解,父子之间的一种不理解。不仅当时父亲不理解我的感情,而且我至今也不理解父亲当年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叫我背书。这种诧异的背后有一种不理解的痛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6
作者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来记叙,在要去玩的时候却突然被要求背书,当然认为父亲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一种强迫。作为一个孩子,是不可能意识到什么“封建家长专制”,“封建教育制度”的。比如他的很多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不都是以孩子的心态来叙事吗?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因为鲁迅的伟大就一味认为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是对旧中国的批判。
第3个回答  2013-04-16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我们的大人,真该反省反省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会很无奈和厌烦,尤其看过几部关于儿童心理的电影。
不过好多父母都做过跟这相似的事啊,我们小时侯虽然反感,但大了就不怎么了。要不鲁迅先生怎么会被称为“呐喊者”呢!
第4个回答  2013-04-16
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 《鉴略》 )一书后,才可去玩。

4、《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我要到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却强迫我背诵《鉴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