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中鲁迅为什么对背书这一段印象深刻

如题所述

因为父亲说背不会就不让他看戏,表现了鲁迅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和对父亲突然叫他背书的不满。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扩展资料:

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力,如文章的第一节结尾一句只有“于是,完了”四个字,一语双关,把所见赛会之冷落和希望得不到满足的失望、惋惜之情,都充分表现出来了。

而写到准备去看五猖会时的欢乐情绪时:“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一句,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至于题为《五猖会》,所记述的却都是五猖会之前的事情,并没有正面写到五猖会的盛况,这种剪裁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1
父亲说背不会就不让他看戏,表现了鲁迅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和对父亲突然叫他背书的不满。
编辑于 2018-11-18
查看全部2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鲁迅的《五猖会》几个问题
冰樱自我感觉你没有读懂《五猖会》——   并不是鲁迅自己去找父亲背书,是父亲要求鲁迅先把书背熟为条件才能去看五猖会,与勇气就更不着边了。在鲁迅背书时声音发着抖,梦也似的背完了,这是因为鲁迅心中一边急切想去看五猖会感到迫不及待而坐立不安,一边是即将面对父亲的审查以及父亲带来的压迫感而十分紧张,在等等复杂的心思下把书背完,就像是梦一样恍恍惚惚的。   对于幼年的鲁迅来说,除了逢年过节,也就数迎神赛会才能给他带来快乐与期盼。在文中,鲁迅先生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赛会,可见五猖会等诸如此类的节目对鲁迅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溢于言表的兴奋与渴望也跃然纸上。可是却只因为父亲的一句“给我背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而硬生生的将满腔热情打碎,只留下被迫背书的无可奈何。鲁迅被命令去背书的失落与不甘,在年幼的鲁迅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所以说背书这件事比五猖会还记忆深刻。   鲁迅写这篇文章以《五猖会》为题目,但是实际目的并不是在描写刻画五猖会上,而是通过写自己看五猖会前经历的被迫背书而感到扫兴失落,表现出鲁迅父亲对鲁迅教育态度的强硬,同时也缺乏人性化。说明了当时封建教育的死板压抑,束缚了孩子们童年的天性。抨击了封建教育对儿童们的摧残。   PS:以上都是个人的思考,其中有片段的语句是摘自冰樱今年暑假里完成的《五猖会》读后感,保证是个人见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再感谢班主任杜鹃老师的对我文学上的指点~~~~
第2个回答  2018-11-18
《五猖会》中鲁迅为什么对背书这一段印象深刻?
父亲说背不会就不让他看戏,表现了鲁迅对封建家长制的不满和对父亲突然叫他背书的不满。
第3个回答  2018-11-18
对于幼年的鲁迅来说,除了逢年过节,也就数迎神赛会才能给他带来快乐与期盼.在文中,鲁迅先生用了很多笔墨来描述赛会,可见五猖会等诸如此类的节目对鲁迅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他急迫的想去五猖会,也这是因为这种急迫,使他梦似地背完了。反映了古代教育制度对儿童心灵的伤害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饭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