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出处

如题所述

来自佛教经典《无常经》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以看到的东西,实在不是物,可感的事,是不是工作。具体的事物都是空,其实是心瘴,一般人的心,处处都是监狱,只有改变社会,可以做没有我。我就是世,社会就是我。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译:命由自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都是化相,心不动,万物都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扩展资料

佛说无常经

《佛说无常经》是一篇佛教经典。大唐三藏法师义静奉制译 。经文全文: 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

无常经是佛教典籍, 梵名Anityata^ -su^tra 。全一卷。

唐代义净译于大足元年(701)。又称无常三启经、三启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旨在阐说老病死之难免。本经原或为某经之一部分,未知何时被分出,而用于送葬之时请僧侣读诵。由本经可窥知佛教徒所行葬法之一斑,实为研究宗教风俗之珍贵文献。[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释氏要览卷下送终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说无常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出自明代袁黄所著《了凡四训》

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浙江嘉善县魏塘镇(今属嘉兴)人。

《了凡四训》中的原句为“命由我做,福自我求”,是云谷禅师依据《诗经》中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延伸来的。

此句的含义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福缘可以从自己心中求来。

扩展资料:

《了凡四训》创作背景及内容介绍: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

该书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是书成于公元1602年,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来自佛教经典《无常经》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