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仿写长相思的水平如何,哪三个字最惊艳?

如题所述

《长相思》这一词牌,从南唐后主李煜之后,没几首能超过这首词,直到清朝,纳兰性德创作了一首《长相思·山一程》,才有了能与李后主比肩的《长相思》,可见世人对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评价之高。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释义与理解

山路一程,水路又一程,我们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了,行军队伍停下脚步原地驻扎,千万个营帐里点上了灯火。入夜风雪交加,聒噪之声令人难以入眠,连回到故乡的梦都做不成,我的家乡可没有这种风雪之声。这首词作于此人跟随康熙出关巡行以及拜谒皇陵的途中,词人面对恶劣的环境,心中思念京城,才写下的这首词羁旅思乡词。

但是说实话,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跟着皇帝出关一段时间,不是打仗也不是不回来的,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宁愿将其理解成是创作需要,不然这样的思乡之情,多多少少有点儿矫情了吧。

本词最惊艳的三个字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与李后主的《长相思·一重山》比较,纳兰性德的词确实有独到之处,李后主开篇的“一重山,两重山”,景物由近到远,大概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便受到了这两句的影响。但是纳兰性德一词开篇不俗,并没有像李后主这样由山的远近起笔,而是转向了行军旅途之中的山路水路,再次将实现拉开,此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便不是远近高低的横向风景,而是绵延不绝的纵向路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3
开篇3个字“山一程”,代替了李后主的“一重山”,化静为动,一开篇就惊艳世人。 整首词语言朴素,却将深切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第2个回答  2020-07-13
纳兰性德的仿写水平已经可以和李煜比肩,我个人觉得其中“千账灯”这三个字最为让人惊艳,让人感觉这震撼人心的景观仿佛就在眼前。
第3个回答  2020-07-13
他仿写的水平还是特别高的,接近于原词了。最惊艳的三个字是“山一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