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不能烧火

如题所述

清明节不能燃火的原因具体如下:
在部分地区清明节有禁火的习俗,这一天只能吃冷食,不能有烟火气,但是你知道清明节之所以禁火的原因吗?在节日里,人们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同时还到野外去祭奠介之推,以寄托崇敬和思念之情。
因为寒食节的当日恰巧赶上清明节,所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清明节禁火习俗的起源,是从寒食节来的。寒食节在清明节前几天,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清明节前两天,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正好在清明节的前两天。
唐代元稹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则认为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晋国国君有两位公子,长子申生,次子重耳。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谋害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被迫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日,重耳在山中迷了路,好几天都找不到东西吃。
重耳便绝望得叹了口气:“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在落难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明的君主,便下定决心要全力辅佐重耳登上王位。
於是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了给重耳吃。重耳知道这件事後,感动得流下泪来,说:“你这样对我,我该如何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我不求公子的报答,只希望公子记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诚,日后能多关心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以为意,带着母亲避居山中。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觉得心中有愧,于是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不愿出仕,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介子推母子俩被烧死在了柳树下。人们在他身后的柳树树洞中发现了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