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小班新生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13

如题所述

幼儿园每学期开学,让老师和家长们感到最辛苦的就是安抚小班新生入园工作。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又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孩子常在心里和生理上产生不良的焦虑情绪。表现为饭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爱哭闹、不愿上幼儿园等,这些现象一般持续一到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幼儿入园分离性焦虑”。因此消除孩子不良的焦虑情绪,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我们幼教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1、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入园前,家长有目的的带孩子常来参观幼儿园,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给孩子讲解幼儿园是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唱歌、讲故事、做游戏的地方,这里的老师阿姨像妈妈一样亲,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帮助孩子消除胆怯心理,为孩子入园做好前期准备。作为老师,做好家访工作,熟悉孩子的基本情况,让孩子对老师有个初步熟悉的过程,消除陌生感。孩子入园后,要像妈妈一样安抚孩子,比如亲一亲、抱一抱、夸一夸等,和孩子说话要蹲下,语气和蔼,让孩子对老师感到亲切,从而消除孩子不安的焦虑情绪,在孩子活动时,多加关注,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孩子会很快融入班级集体生活。
  2、社交能力弱的孩子,虽然来到了幼儿园班集体,却感到孤独,表现为爱哭、不爱参加活动,要么跟定一位老师,老师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针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多和外界接触,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学习和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幼儿园老师要组织丰富的亲子游戏活动、集体游戏活动、区角游戏活动等,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交往;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共享,通过语言交流拉近和小朋友的关系;老师在组织活动时,让性格活波、能力强的孩子带着一起活动,逐步消除孤独感。对跟随老师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当老师的小帮手,给小朋友分点心、水果等,提供足够的玩具或操作材料,让孩子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孩子就会逐步的融入到班级活动中来。
  3、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来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没有家长的陪伴而哭闹,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焦虑情绪。现在有的家长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照单全收、一切包办,殊不知这样反倒害了孩子,使孩子的生活能力很差。入园后孩子入厕、洗手、吃饭、穿衣、睡觉基本需要自己完成,那么不具备这些生活能力的孩子会感到紧张不安和无助,有的孩子因不会扒裤子又不知道告诉老师,而拉或是尿在了裤子里,还有的孩子不愿在幼儿园里大小便,有的孩子不会洗手、吃饭等等。上学期我班有一个叫王少鹏的孩子,我让小朋友入厕的时候,他都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带他去,他总是摇头,但过不久就尿湿裤子,一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和家长交流后知道他因为不会扒裤子,不敢去厕所。我了解这一情况后,对他多加关注,到了入厕时间,帮他入厕,教会他怎样提裤子,怎样扒裤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尿湿裤子的现象发生。还有一个叫李幼一的孩子,每次吃饭前都大哭说自己肚子疼,让老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来接她回家,通过和家长交流,知道这个孩子在家吃饭都是家长喂,在幼儿园吃饭感到紧张惧怕,知道一情况后,吃饭时我边喂边教,使孩子消除了吃饭时的紧张心理。针对以上情况,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交给孩子入厕、洗手、吃饭、穿衣、睡觉等生活自理能力,入园后把孩子的生活情况告诉老师,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老师在了解孩子的情况下,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不同的异样表现,并及时提醒孩子按时如厕,即使孩子尿湿裤子或拉在裤子里,也不要批评,而应给与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消除孩子紧张惧怕的心里。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儿歌、律动、区域活动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习洗手、穿衣等自理能力,使孩子顺利度过入园后的紧张焦虑期。
  4、家长过于溺爱的孩子,入园后,也表现极度的不适应。由于在幼儿园不像在家中人人都围着自己转,心理上表现出失落感,这样的孩子表现为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都要独占,看到其他小朋友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抢,如果得不到就哭。在幼儿园老师少、孩子多,老师不像家长那样围着自己转,吃点心、玩玩具也不能随心所欲,面对这样陌生的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哭闹。那么针对这种情况,请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孩子的父母和长辈要统一教育观念,要教育孩子有了玩具大家一起玩,有了图书大家一起看等,给孩子讲些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故事,从而纠正孩子养成的不良行为。入园后,老师对这样的孩子多加关注,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妈妈一样爱他,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看图书,学会谦让,老师还可以让孩子帮助老师给小朋友分加餐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他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通过娃娃家等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他感到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逐步改变以往“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使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活动,喜欢上幼儿园。
  5、有的家长因为过于担心孩子,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而且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不安和哭闹。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小太阳”、“可爱的天使”,在孩子入园前从未离开过,孩子入园后,家长会担心这是人之常情,可有的家长过于担忧,恐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委屈,送孩子时久久不舍的离开,有的在徘徊在教室外,通过窗子观察孩子,一旦让孩子发现,引发孩子再次哭闹。家长的不良语言如“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啦”,“不听话,妈妈不来接你”等等,更加剧了孩子的不安和哭闹。针对这些情况,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明白孩子上幼儿园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家长应协助老师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并配合老师帮助孩子从单一的家庭生活向幼儿园集体生活过度。家长在送孩子时,千万不要恋恋不舍,更不要孩子一哭就带回家,否则孩子会更加难送,第一周可以带孩子在园内玩一玩,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然后在活动室带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活动,逐步消除陌生感,不等孩子厌烦,就带孩子回家,给孩子留下想再来幼儿园的希望,这样逐步延长孩子在园的时间,使孩子顺利度过焦虑期。在孩子入园前期,老师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亲切交流,熟悉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并向家长介绍送孩子入园的一些好方法等。通过家访工作,赢得家长的信任,消除家长的顾虑,使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孩子入园后,老师要向家长热情而又耐心说明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表现,并通过家长园地、班级网络、电话联系等,让家长及时了解现阶段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及孩子在园表现,使家长放心,逐步让家长和孩子顺利过度焦虑期。
  同时根据小班新生有分离焦虑的共性,开学前一周,幼儿园有目的的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带孩子熟悉幼儿园,老师布置适合孩子的温馨、多彩的室内外环境,使孩子感到温暖、新奇、向往,并通过宣传栏、图画、海报等向家长介绍幼育方法、教育理念等,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为孩子入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