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五书的四经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

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前年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儒家本有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到唐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五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