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 鲁迅 二十四孝图 主要人物

如题所述

1、仲由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这个人非常孝敬父母。他小时候家境贫寒,非所以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2、黄香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

黄香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

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3、陆绩

陆绩(188~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

4、王祥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5、朱熹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8

《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

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藤野先生

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3、 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4、 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

5、 衍太太

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

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作品赏析: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8

1、黄庭坚 [宋]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1045~1105)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元朝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元朝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2、曾参 [春秋战国] 儒家五圣,二十四孝子,孔门七十二贤(前505~前435)

曾参(公元前505—前436年),字子舆,门人尊称为曾子。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参相传为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裔,孔子早期学生曾点的儿子。曾参年轻时,家族已经衰败。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过着“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清贫生活。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参拜其门下。他性情沉静,忠诚老实,谦恭勤谨,有大丈夫之勇,深得孔子喜爱。

由于孔子悉心教授,自己勤奋学习、严格修身,曾参很快就学有所成。那时,他父母还在世,为了养家,他去莒国当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官。这期间,曾参收徒讲学,弟子也达70多人,后来成为大军事家的吴起就是其中之一。父母死后,他南游楚国,也做过“尊官”。

然而后来还是告别了政坛。齐国、楚国、晋国分别想迎他为“相”、“令尹”、“上卿”,他一概不就任,而专心致力于忠、孝、仁、义的学业和传授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更为难得的是,他一生中还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多种著作,是孔门弟子中著述较丰的一个,因而,他的思想学说也相对系统、完整一些。

3、汉文帝刘恒 [汉] 西汉第五位皇帝(前203~前157)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窦漪房之子刘启最长。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4、丁兰 [汉] 二十四孝子

丁兰,原籍河南野王(今河南省泌阳县)人。西汉中叶,因河南战乱和饥荒而母子二人逃荒避难来到丰县城东张桥(集)谋生。丁兰是木匠,幼年丧父,事母至孝。其母去世后,为了表示孝敬母亲,他用木头刻了母亲的像供奉在堂屋当门。丁兰逢事必向木像询问,必得她的同意后方行。心诚则灵,天长日久,木像似为有灵。

有一天丁兰外出做活,邻居张书到他家借东西,丁妻告诉他得对她婆母娘说明情况,征得她老人家同意才行。张书很不高兴,他拍着丁兰家的桌子轻蔑地说:“这就是您娘?她会说什么话?”他这一说一晃不要紧,丁母像从桌子上一头栽到地上。丁兰回家后欲向母亲禀报一声,一看其母亲一脸泥土,满眼泪痕,以为是妻子-婆婆,大发雷霆。

妻子不敢隐瞒,如实相告。丁兰听后带了把斧子,到张家找到张书评理,三说两说,一斧子把张书劈死,他就到县里去自首。县官不相信丁兰说的这些情况,带人到了丁兰集,高搭彩棚,请出丁母一问,果然不错。

遂将此事秉奏上宪,为了表彰他的孝行,不但没让他偿命,而且命为“孝子”,立匾旌表。此后,历代都对他进行表彰。汉宣帝时封为汉中大夫,并立庙祀奉。此后,丁兰的事迹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刻木相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和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重修了丁公祠。

5、郭巨 [汉] 二十四孝子

郭巨(生卒年不详),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市)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以孝闻名于世,他“埋儿奉母”的故事被收录《内邱县志》中,东晋干宝编撰的《搜神记》也记载了他的故事。后被选入《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即《二十四孝》),因而被人广为传诵。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举动,也常常遭人非议。鲁迅曾撰《二十四孝图》来批评郭巨的这一行为。

郭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刘向中国古典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卷十一·郭巨埋儿得金》)(一说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编撰的《孝子传》,存疑),后在元代时被收录入《二十四孝》中。清康熙《内邱县志》也有记载,郭巨是东汉人 。

郭巨早年丧父,有兄弟三人,父死后兄弟分家,独留他侍奉母亲,也因此后来就有了“郭巨埋儿”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很显然只是中国民间社会对“孝子”和“孝道”的一种美好的神话想象。但后来,传统礼教的维护者们将这个故事大肆宣扬,也就逐渐让它失去神话的味道,仿佛真事一般,不免带上了迂腐的气息。甚至连鲁迅先生也对此大加挞伐。

郭巨,可能是历史上最“狠心”,也最“冤屈”的孝子。他的故事,可能是最神奇,也最迂腐的故事。究竟如何解读郭巨其人其事,需要回归到故事的本原当中去细细推敲,切不可断章取义。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24孝,我们应该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辩证的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04

1、老莱子

老莱子是(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2、郯子

郯子是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3、陆绩

陆绩(188~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

4、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一前157),汉高祖第三子。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非亲口尝过,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义,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世史学家誉为“文景之治”。

5、郭巨

郭巨(生卒年不详),东汉隆虑(今河南省林州市)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以孝闻名于世,他“埋儿奉母”的故事被收录《内丘县志》中,东晋干宝编撰的《搜神记》也记载了他的故事。

后被选入《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即《二十四孝》),因而被人广为传诵。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举动,也常常遭人非议。鲁迅曾撰《二十四孝图》来批评郭巨的这一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及朝代:

虞舜(上古)、汉文帝(西汉)、曾参(春秋)、闵损(春秋)、仲由(春秋)、董永(东汉)、郯子(春秋)、江革(东汉)、陆绩(三国)、唐夫人(唐朝)、吴猛(晋朝)、王祥(晋朝)、郭巨(晋朝)、杨香(晋朝)、朱寿昌(宋朝)

庾黔娄(南齐)、老莱子(春秋)、蔡顺(汉朝)、黄香(东汉)、姜诗(东汉)、王裒(西晋)、丁兰(东汉)、孟宗(三国)、黄庭坚(北宋)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扩展资料

1、二十四孝——埋儿奉母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